<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的詩詞(3180首)

    461 《睢陽五會詩》 唐·王渙

    分曹歸政養耆年,李下何由更正冠。
    賢相賦詩同嘯傲,圣君優詔去盤桓。
    龐眉叟俱稱壽,凌雪喬松豈畏寒。
    屈指五人齊五福,鄉人須作二疏看。

    462 《滿庭芳 壽范竹友鄉長》 元·袁士元

    淇澳風清,渭川月朗,此時天產耆英。
    蒼蒼標格,挺出白云層。
    最好堅心勁節,傲多少、桃李虛情。
    人都道,孫枝子葉,早已肖龍形。

    463 《滿庭芳 壽范竹友鄉長》 元·袁士元

    淇澳風清,渭川月朗,此時天產耆英。
    蒼蒼標格,挺出白云層。
    最好堅心勁節,傲多少、桃李虛情。
    人都道,孫枝子葉,早已肖龍形。

    464 《點絳唇·眼猶明》 元·謝應芳

    眼猶明,著書未了余生債。
    客來休怪。
    淡飯黃齋菜。
    踏雪觀梅,清興依然在。
    南門外。
    夜來尋載。
    扶醉馱驢背。

    465 《點絳唇·眼猶明》 元·謝應芳

    眼猶明,著書未了余生債。
    客來休怪。
    淡飯黃齋菜。
    踏雪觀梅,清興依然在。
    南門外。
    夜來尋載。
    扶醉馱驢背。

    466 《滿庭芳·氏真機》 元·長筌子

    氏真機,如來祖印,明明象帝之先。
    不生不滅,端的至幽玄。
    一派清風匝地,迷云散、皓月當天。
    君知否,寥寥劫外,法鼓震三千。

    467 《漁父·雪色髭須一翁》 元·吳鎮

    雪色髭須一翁。
    欲將短棹撥長空。
    微有雨,正無風。
    宜在五湖煙水

    468 《忠勤樓諸夜直予時守省作詩二章寄之》 明·汪廣洋

    西掖延秋爽,高樓倚太清。
    玉繩當座轉,銀漢近人明。
    上相思經濟,諸公任成。
    不知前席夜,曾話及蒼生。
    ¤

    469 《唐多令·楓樹留聲》 清·蔣春霖

    樹留聲,蘆花吹又殘。
    系扁舟同倚朱闌。
    還似少年歌舞地,聽落葉,憶長安。
    哀角起重關。
    霜深楚水寒。
    背西風歸雁聲酸。
    一片石頭城上月,渾怕照,舊江山。

    470 《五峰》 現代·葉劍英

    廬山云霧陰晴,伐木丁丁聽有聲。
    峰頭偏聽偏向右,東方紅后見分明。

    471 《木蘭花慢·乾坤秋更》 元·張弘范

    乾坤秋更,聽鼓角,壯邊聲。
    縱馬蹙重山,舟橫滄海,戮虎誅鯨。
    笑入蠻煙瘴霧,看旌麾、一舉要澄清。
    仰報九重圣德,俯憐四海蒼生。

    472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堂》 宋·陳棠

    黃闔雍容靜塞塵,凌煙功就便抽身。
    三年暫別長安日,五畝來追獨樂春。
    愧鼎政須還國,溪山聊且慰騷人。
    似聞天語傳中使,行告廷臣設九賓。

    473 《融州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 宋·杜應然

    古號黔南今號融,真仙第一勝高嵩。
    仙關標榜門增麗,圣像威靈民名崇。
    帝賜御書藏寶閣,天生石像仙翁。
    瓶爐羅列非雕琢,幢蓋周圍奪巧工。

    474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堂》 宋·范寅賓

    忽辭端委侍巖廓,歸臥菟裘退堂。
    遠避勢家蕭相國,旁連永巷郭汾陽。
    江如渭水煙波碧,山似靈巖草木香。
    公向此閒留杖屨,寧知身在赤城傍。

    475 《紹興丁已二月三十日同晏元馮應禮羅君瑞游》 宋·何麒

    世路聱牙赤水過,故升天險問龍多。
    書中舊識唐公昉,圖里又聞馮蓋羅。
    絳闕岧岧雙鶴下,青空杳杳八鸞歌。
    一篇跳出孫樵語,未應虛皇玉字科。

    476 《紹興丁已二月三十日同晏元馮應禮羅君瑞游》 宋·何麒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隨我上虛無。
    攜持賴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
    山積五倉窺石□,霞拖九芒覓丹爐。
    圣泉聞說經湯旱,中有龍蟠不用雩。

    477 《宗堂》 宋·何異

    巋然獨存靈光殿,再世襲封康樂公。
    此堂宗正類此,盡在相傳衣缽中。
    佳我一笑粲玉齒,愿公壽考仍歡喜。
    子如父,父如子,燈燈接續無窮已。

    478 《三堂》 宋·胡彥國

    歷陽賓主昔多賢,三風流二十年,獬豸冠中曾補袞,鳳凰池上迭擎天。

    479 寋行》 宋·黃大受

    朔風狂驚岷峨流,帝敕云螭藩四州。
    頷珠千載化寋,一變為回鐍川鍵。
    蠶叢簸弄幾為翻,欲卷全蜀淪腥膻。
    瞿塘下連滄海脈,愁積溟漲牽鰲極。

    480 《題韋偃雙松僧圖》 宋·晃詠之

    兩松郁蒼蒼,天矯出奇峭。
    翛然龍蛇姿,勢欲排巖嶠。
    禪猶會心,默坐觀萬竅。
    我亦發深省,倚檻一長嘯。
    此興含千古,孰謂韋偃少。

    * 關于老的詩詞 描寫老的詩詞 帶有老的詩詞 包含老的古詩詞(31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