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的詩詞(3180首)

    381 僧》 唐·鄭綮

    日照四山雪,僧門未開。
    凍瓶黏柱礎,宿火陷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382 僧》 唐·鄭綮

    日照四山雪,僧門未開。
    凍瓶黏柱礎,宿火陷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383 《引泉詩(睦州龍興觀君院作)》 唐·陸龜蒙

    上嗣位六載,吾宗刺桐川。
    余來拜旌戟,詔下之明年。
    是時春三月,繞郭花蟬聯。
    嵐盤百萬髻,上插黃金鈿。

    384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懷源》 唐·唐彥謙

    越公已作飛仙去,猶得潭潭好墓田。
    樹背風深拓地,野云依海細分天。
    青峰曉接鳴鐘寺,玉井秋澄試茗泉。
    我與源公舊相識,遺言瀟灑有人傳。

    385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懷源》 唐·唐彥謙

    越公已作飛仙去,猶得潭潭好墓田。
    樹背風深拓地,野云依海細分天。
    青峰曉接鳴鐘寺,玉井秋澄試茗泉。
    我與源公舊相識,遺言瀟灑有人傳。

    386 《薛峰》 唐·周樸

    峰頭三個字,須知此與石齊生。
    直教截斷蒼苔色,浮世人儕眼始明。

    387 《贈僧》 唐·杜荀鶴

    眾僧尊夏臘,靈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為棱。
    自得巡方道,棲禪未能。

    游歷山水抒情組詩

    388 《贈僧》 唐·杜荀鶴

    眾僧尊夏臘,靈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為棱。
    自得巡方道,棲禪未能。

    389 《送僧赴黃山沐湯泉兼參禪宗長》 唐·杜荀鶴

    聞有湯泉獨去尋,一瓶一缽一無金。
    不愁亂世兵相害,卻喜寒山路入深。
    禱神鴉噪廟,獵人沖雪鹿驚林。
    患身是幻逢禪主,水洗皮膚語洗心。

    390 《平陵將(此以下詩皆集外補遺)》 唐·韋莊

    白羽金仆姑,腰懸雙轆轤。
    前年蔥嶺北,獨戰云中胡。
    匹馬塞垣,一身如鳥孤。
    歸來辭第宅,卻占平陵居。

    391 《平陵將(此以下詩皆集外補遺)》 唐·韋莊

    白羽金仆姑,腰懸雙轆轤。
    前年蔥嶺北,獨戰云中胡。
    匹馬塞垣,一身如鳥孤。
    歸來辭第宅,卻占平陵居。

    392 《壺公山(古相傳古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黃滔

    八面峰巒秀,孤高可偶然。
    數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相傳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393 《山寺僧》 唐·李洞

    云際眾僧里,獨攢眉似愁。
    護茶高夏臘,愛火春秋。
    海浪南曾病,河冰北苦游。
    歸來諸弟子,白遍后生頭。

    394 《贈野》 唐·陳陶

    何年種芝白云里,人傳先生萊子。
    消磨世上名利心,澹若巖間一流水。

    395 僧(一作鄭綮詩)》 唐·景云

    日照西山雪,僧門始開。
    凍瓶粘柱礎,宿火焰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396 《贈柳喜得嵩山法門自號嵩山(一作贈柳先生)》 唐·皎然

    一見嵩山,吾生恨太遲。
    問君年幾許,曾出上皇時。

    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397 《逢人》 唐·隱巒

    路逢一翁,兩鬢白如雪。
    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398 《再經蔣山與諸長夜話》 唐·齊己

    遠跡都如雁,南行又北回。
    僧猶記得,往歲已曾來。
    話遍名山境,燒殘黑櫟灰。
    無因伴師往,歸思在天臺。

    399 松》 唐·孫魴

    郁郁復蒼蒼,秋風韻更長。
    空心應有□,葉不知霜。
    子落生深澗,陰清背夕陽。
    如逢東岱雨,猶得覆秦王。

    樂府女子組詩

    400 《嘲劉師》 唐·佚名

    大府朝天升穆,尚書倒地落劉郎。

    * 關于老的詩詞 描寫老的詩詞 帶有老的詩詞 包含老的古詩詞(31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