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的詩詞(3180首)

    261 《度侄從事行親迎之禮于傅氏朋舊各賦詩贈別》 宋·劉學箕

    曉露沁桃臉,東風搖柳絲。
    小雨斂香塵,山川發華滋。
    今晨天氣新,滿路春融怡。
    祖餞賓從歡,喧嘩車馬馳。

    262 《予病倦煩入山兩月頗得靜中趣良月六日趙南》 宋·岳珂

    鼓鐘不合饗鶢鶋,人事何因到野廬。
    玉節金臺新貴字,寶章琰刻故交書。
    葛冠道士重溫卷,芝砌郎君亦下車。
    忽憶蘇州風雨夕,空山落葉昔何如。

    263 《晨日湖{左氵右父}至青日有數父攜筐筥拜道》 宋·岳珂

    路傍迎拜正紛紛,尚憶鋤山話事因。
    去可憐心尚在,姓稀猶是耳曾聞。
    驛追少日傳行客,犬吠多年絕過軍。
    慚愧一錢無以稱,殷勤寄語若耶云。

    264 杜浣花豀圖引》 宋·蘇泂

    拾遺流落錦官城,故人作尹眼為青。
    碧雞坊西結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纓。
    故衣未補新衣綻,空蟠胸中書萬卷。
    探奇欲度羲皇前,論詩未覺國風遠。

    265 《哭小侄梅》 宋·蘇泂

    我初養柏兒,年紀三十四。
    穎季得梅,歲數適我類。
    而梅生不凡,頭骨甚磽異。
    見之懷抱中,宛有成人器。

    266 《惠安賴惟允汝恭乞崇清椿芳桂四大字為賦二》 宋·王邁

    混元盤古為之母,汗漫安期為這友。
    枝條上掛蜺連蜷,劫火不壞其天全。
    雷雨不驚其生厚,春秋巧歷莫能知,知我者有蒙垃叟,君持此物為親壽。
    陳作字光摩斗,人兮椿兮共長久。

    267 《戴堂為城西林兄作》 宋·王邁

    闕下唐時裔,城西戴堂。
    熊丸甘子嗜,雞饌飽親嘗。
    至行薰吾里,精心契彼蒼。
    定知家慶遠,蘭桂勝流芳。

    268 《宿不山》 宋·方岳

    未必催租能辦詩,不妨扶上煙霏。
    彭仙一去夜壇冷,鶴不歸云自飛。

    269 《性致廬山茶》 宋·方岳

    枉作江南半世人,安知五不吾嗔。
    自參茶壑風煙美,略識廬山面目真。
    澗汲每思佳客共,云眠誰謂師仇。
    秋崖只有詩如此,回向山靈報答春。

    270 《用佚園叟韻簡直孺并寄園叟》 宋·方岳

    趙君規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攜硯共硯冰,梅花不許山礬弟。
    今年識徐如識春,未識佚園中人。
    似聞竹外一溪碧,天與隔斷俗子塵。
    此詩到眼情已浹,吾曹終與常人別。
    不然持問溪頭云,渠自客吾分半榻。

    271 興行慈云醉中》 宋·陳著

    梅花斕斑春漸芳,山弄晴色溪生光。
    筍擔自隨信步,一步一佇春意長。
    路逢鄰叟笑謂我,須鬢皓矣腳尚強。
    及今行樂刻當歲,莫學癡人無知死亦忙。

    272 《可舉長退休于西山庵賦西山好以送之》 宋·陳著

    西山好,西山好,天開畫閣勝蓬島。
    千峰盡頭地脈舒,萬頃如掌湖光抱。

    273 《清畫雙溪壁以詩謝之》 宋·王炎

    夫哦詩聳兩肩,落筆不停稱腹稿。
    緣詩寫出無聲句,畫史追之誰得到。
    為予壁上留真跡,水墨纖穠任揮掃。
    石根竹樹極蕭森,中著羽蟲疑叫噪。

    274 《戀繡衾 曹幼文以庚午歲,太初禪、洎云西》 元·邵亨貞

    求予追和。
    屈指三十余年,三仙去久矣,今昔之感,不能己于言也。
    時重逢元夜心暗驚。
    憶當年、諸放晴。

    275 《艾軒先生文集刊傳上以揄揚其問學下則得佛》 宋·陳藻

    夫子刪詩去,流年近二千。
    何人悟芣莒,此獨遺筌。
    活鯉收入袖,化龍騎上仟。
    傍看休發問,無語堪相傳。
    假令托忠恕,投塊答僧禪。
    依前提出后,未誰知的然。
    給還上手契,各認落江田。

    276 《四伯父生朝集杜句二十韻》 宋·項安世

    三月三日天氣新,著處繁華矜是日。
    明日蕭條盡醉醒,碧窗宿霧蒙蒙濕。
    南極人自有星,掛君高堂之素壁。
    仙人玉女回云車,萬草千花動凝碧。

    277 《早秋寄昔慧且吊慈受師之亡》 宋·王铚

    昔日禪河早預流,尋支許剡中游。
    一枝數粒同過夏,萬壑千巖相映秋。
    眼看珠深滄海底,心傷塔就亂峰頭。
    不須月落龍天泣,萬古白云無去留。

    278 《心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經年于此忍朝饑,又見秋山草木腓。
    滿口陽春無和者,卻將錫杖向空飛。

    279 《心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道人別我焦山去,擬卜穹巖畢暮年。
    帆來帆去澄江闊,我亦心馳落照前。

    280 《心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口如布谷本無語,身似虛空何所還。
    觀音巖迥出云雨,好住幽窗望小山。

    * 關于老的詩詞 描寫老的詩詞 帶有老的詩詞 包含老的古詩詞(31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