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笙聲的詩詞(603首)
561
《簡虞子建》 宋·張镃
虞君借屋王城里,閉門端從窮經史。
游謁俱非射利徒,名公往往為如已。
年來清貧漸到骨,造命由天常自委。
屬客雖慳北海樽,出街尚矜東郭履。
562
《讀仙書》 宋·張镃
飛樓半天真人居,玉幢金蕤龍牙輿。
層門十丈擁翠樹,枝磨有聲作靈語。
邪劣未除嗟異路,紫云翻袍兩儀舞,赤巾使者呼女鬟。
吟風颯颯鵝笙寒,迎月殿高句難攀。
踏珠出水如出霧,三十六鳳空銀灣。
563
《約周希稷游湖上園》 宋·張镃
句法參同李翰林,風流依約謝宣城,放懷應喜醉三日,聽曲知無誤一聲。
箬葉露方高石室,桂枝香譜度銀笙。
西湖東觀遲歸去,相就盤跚勃窣行。
564
《秦女行》 宋·張镃
妾家秦關中,白玉為重堂。
堂前翠簾鉤,一一金鴛鴦。
暖艷照綺席,新聲按笙簧。
妾小不解事,戲劇珠樓旁。
566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567
《賦雙松堂呈薛監簿》 宋·林景熙
宿覺山中有雙松,一朝劫爐鱗鬣空。
端明堂前有雙松,至今古色摩蒼穹。
此物受命本千歲,扶持若有神始終。
天留貞質表文獻,厖言幻學寧女容。
568
《用韻寄陳振先同舍》 宋·林景熙
心事凄涼寄雁聲,石田苔滿未妨耕。
西風戍角催年換,殘夜江樓見日生。
煮茗敲冰貧有味,看花隔霧老無情。
湖山猶憶笙歌底,笑領春香綠滿觥。
569
《送葛居士住棲碧庵》 宋·林景熙
越山巉巉越臺孤,井以雙鯉曾走吳。
滿坡叢竹遺舊箭,回首霸業空煙蕪。
詩人訪古凌絕壁,危棲竟欲老深碧。
聲搖孤枕海濤壯,影伴瘦筇山月白。
570
《擬古(四首)》 明·張羽
閑夜會親友,置酒臨高堂。
秦箏間趙舞,吹笙復鼓簧。
清音隨飄風,逸響繞修梁。
坐客咸同志,寧復算羽觴。
571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宋·陳棣
壑主臨軒達四聰,皎如麗日明高穹。
傾葵發蔀燭幽隱,熙然萬物還春風。
鼎新百度躋時雍,西垣東省羅鹓鴻。
鋒車趣召無虛日,高陽才子咸登庸。
574
《繅絲吟》 宋·方回
行役過桑野,適值絲事成。
繅者無勞色,繅車無怨聲。
彼美冶容子,高樓吹玉笙。
一夕缺儷偶,憤切含離情。
被綺食珍鼎,迭慾生驕盈。
蠶婦雖繿縷,君子未可輕。
所以不可輕,能保秋霜貞。
575
《上元晚晴》 宋·方回
所謂上元者,俗以侈升平。
漢用方士說,祠祭夜達明。
爇炬或始此,游觀實何名。
年登庶事遂,春早芳意萌。
576
《雪霽次韻以忠見和》 宋·方回
霽色寒光滉詩眼,謝家舊賦果誰賢。
無聲忽訝潮包地,不夜常疑月在天。
溪上過橋僧似畫,樓頭把酒妓如仙。
老夫幸有瓶笙在,更掃空階落葉煎。
577
《春日云溪即事二首》 宋·郭印
乞得筋骸伴老農,一丘春興有誰同。
禽聲路入笙簧里,花色人行錦繡中。
薙草養蘭修故事,鑿渠引水著新功。
羲和叱馭應難挽,愁見顛狂柳絮風。
578
《聞鶴》 宋·黃庚
寒然初上海云收,何處仙禽過瘐樓。
清夜照人千里月,碧天警露一聲秋。
玉笙縹緲緱山去,羽袂蹁躚赤壁游。
回首女墻舊時事,千年華表動新愁。
579
《簡辨老》 宋·李處權
松杉高下韻笙簫,谷口鐘聲梵海潮。
秋氣作陰連蟋蟀,夜寒隨雨上芭蕉。
身危甚幸依賢庇,吏隱何須覓句招。
直待它年見鳧舄,始傳仙葉有王喬。
580
《題水竹居》 宋·牟巘五
繞屋清波隔翠綃,魚鱗發發鳥悠清。
畫闌影漾清漣動,書幾陰來綠雨搖。
文采巧當鮫杼薄,秋聲微度玉笙嬌。
豈惟釣艇終堪擊,況是佳人不待招。
* 關于笙聲的詩詞 描寫笙聲的詩詞 帶有笙聲的詩詞 包含笙聲的古詩詞(6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