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端重的詩詞(1045首)

    81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 宋·汪應辰

    乾坤皆數五,日月正符同。
    但仰重離照,難名厚載功。

    82 《題蘇端明書乳泉賦后》 宋·王學可

    蘇公時聞道,文章乃其戲。
    乳泉出重海,作賦聊記異。
    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
    氣者水之生,此語可深味。

    83 《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 宋·衛涇

    雙人翠艾垂朱戶,三角瓊糜護箬衣。
    聞道內家行樂秘,先將節物奉重闈。

    84 《仙華重午》 宋·張森

    空山值端午,采蒲南澗濱。
    蒲生裹白石,澗水清粼粼。
    蟠根寸九節,服食能通真。
    采之不盈掬,土潔含芳辛。

    85 《重建神秀樓追和忠定公韻》 宋·趙必愿

    維芘地南樓,廢興端有時。
    昔我忠定公,樓成旋西歸。
    拜廳慚匪肖,易麾繇好溪。
    循環六十載,烏兔驚梭飛。

    86 《六月十六日端禮樓進講奉教賦詩次繆紀善韻》 明·茅大方

    百二山河重鎮雄,金城環繞宛如龍。
    南樓勢插金冥表,東井光連紫極中。
    書演九疇宣帝范,詩歌二雅正皇風。
    儒臣進講思陳戒,敢學揚雄賦漢宮。

    87 《端午憶去年從幸東苑錫宴》 明·王直

    千門晴日散祥煙,東苑宸游憶去年。
    玉輦乍移雙闕外,彩球低度百花前。
    云開山色浮仙仗,風送鶯聲繞御筵。
    今日獨醒還北望,何時重詠《柏梁》篇。

    88 《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六首》 宋·蘇軾

    盛德初融後,潛陰未姤時。
    侍臣占易象,明兩作重離。

    89 《端硯詩》 宋·蘇軾

    披云離北巖,度嶺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檟。
    騷壇意莫逆,匠石語□侈。
    匪堊勞運斤,如帶防毀銙。

    90 《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 宋·蘇軾

    白發已十載,青春無一堪。
    不驚新歲換,聊與故人談。
    牛健民聲喜,鴉嬌雪意酣。
    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蠶。

    91 《端午詞·內廷》 宋·晏殊

    一一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
    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

    92 《秋夜病起懷端叔作詩寄之》 宋·秦觀

    寢瘵當老秋,入夜庭軒空。
    天光脆如洗,月色清無縫。
    風飆戾戾輕,露氣霏霏重。
    檐花伴徐步,籠燭窺孤諷。

    93 《重九後風雨不止遂作小寒》 宋·陸游

    病軀剩喜即新秋,殘暑無端抵死留。
    風雨掃除雖一快,凋年搖落已堪愁。

    94 《建寧重五》 宋·陸游

    霏微入戶黃梅雨,磊落堆盤碧筒黍。
    病來一滴不飲酒,但嗅菖蒲作端午。
    人生忽忽東逝波,白頭奈此節物何!去年已作歸州客,今年建州更愁絕。
    歸州猿吟鳥啼里,屈沱醉歸詩滿紙。
    即今憶此那可得,西望歸州三嘆息。

    95 《和丁端叔喜雪》 宋·楊萬里

    天將一雪凈乾坤,便恐湯泉亦不溫。
    瑤草忽生無種子,梅花寒損要溫存。
    清游未到先回棹,高臥何如且閉門。
    珍重故人貽妙語,追還正始最初元。

    96 《和丁端叔菊花》 宋·楊萬里

    匆匆還重九,匆匆又歲華。
    不妨將白發,剩與插黃花。

    97 《端居二首》 宋·張耒

    余寒羞老木,慘淡氣未平。
    平國富車馬,士女競新正。
    風埃息九陌,紈綺艷重城。
    燈稀夕煙車,斗轉夜寒生。
    倚楹復何待,依依空復情。

    98 《次韻答李端叔》 宋·黃庭堅

    喜接高談若飲冰,風騷清興坐來增。
    重尋伐木君何厚,欲賦驪駒我未能。
    山影北來浮匯澤,松行東望際鍾陵。
    相期爛醉西樓月,緩帶憑欄濯郁蒸。

    99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宋·歐陽修

    彩索盤中結,楊梅棕里紅。
    宮闈九重樂,風俗萬方同。

    100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宋·歐陽修

    歲時令節多休宴,風俗靈辰重祓禳。
    肅穆皇居百神衛,滌邪寧待浴蘭湯。

    * 關于端重的詩詞 描寫端重的詩詞 帶有端重的詩詞 包含端重的古詩詞(10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