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端重的詩詞(1045首)

    41 《小重山(四之一)》 宋·賀鑄

    玉指金徽一再彈。
    新聲傳訪戴,雪溪寒。
    兩行墨妙破冰紈。
    牽情處,幽恨寄毫端。
    昵語強羞難。
    相逢真許似,鏡中鸞。
    小梅疏影近杯盤。
    東風里,誰共倚闌干。

    42 《醉落魄(重午日過石熙明,出侍兒鴛鴦)》 宋·周紫芝

    薰風池閣。
    小紅橋下荷花薄。
    沙平水淺山如削。
    水上鴛鴦,何處風吹落。
    今朝端午新梳掠。
    錦絲圍腕花柔弱。
    人生只有尊前樂。
    前度劉郎,莫負重來約。

    43 《青玉案(凌歊臺懷姑溪老人李端叔)》 宋·周紫芝

    青鞋忍踏江沙路。
    恨人已、騎鯨去。
    筆底驊騮誰與度。
    西州重到,可憐不見,華屋生存處。
    秋江渺渺高臺暮。
    滿壁棲鴉醉時句。
    飛上金鸞人漫許。
    清歌低唱,小蠻猶在,空濕梨花雨。

    44 《鷓鴣天·紫禁煙花一萬重》 宋·向子諲

    有懷京師上元,與韓叔夏司諫、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賦。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
    星轉斗,駕回龍。

    懷舊

    45 《感皇恩(端禮節使生日)》 宋·李彌遜

    密竹翦輕綃,華堂初建。
    卷上蝦須待開宴。
    壽期春聚,芍藥一番開遍。
    砌成錦步帳,籠弦管。
    絳節近頒,丹雛重見。
    花里雙雙乍歸燕。
    重重樂事,憑仗東風拘管。
    一時分付與,金荷勸。

    46 《水調歌頭(為趙端禮作)》 宋·張元干

    最樂賢王子,今歲好中秋。
    夜深珠履,舉杯相屬盡名流。
    宿雨乍開銀漢,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廣寒游。
    浩蕩山河影,偏照岳陽樓。

    47 《青玉案(燕趙端禮堂成)》 宋·張元干

    華裾玉轡青絲E649。
    記年少、金吾從。
    花底朝回珠翠擁。
    曉鐘初斷,宿酲猶帶,綠鎖窗中夢。
    天涯相遇鞭鸞鳳。
    老去堂成更情重。
    月轉檐牙云繞棟。
    涼吹香霧,酒迷歌扇,春筍傳杯送。

    48 《念奴嬌(和張文伯重陽前雨)》 宋·王之道

    黃花照眼,對西風庭檻,為渠凝佇。
    準擬登高酬一醉,底事晚來微雨。
    蟠蟀聲中,芭蕉葉上,怎得爭如許。
    龍山何處,無言暗想煙樹。

    49 《齊天樂(端午)》 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
    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

    50 《南歌子(次東坡端午韻)》 宋·楊無咎

    小雨疏疏過,長江滾滾流。
    落霞殘照晚明樓。
    又是一番重午,身寄南州。
    羅綺紛香陌,魚龍漾彩舟。
    不堪回首鳳池頭。
    誰道于今霜鬢,猶自淹留。

    51 《夏云峰(端午)》 宋·曹勛

    五云開,過夜來、初收幾陣梅雨。
    畫羅攜芳扇,正喜逢重午。
    角黍星團,巧縈臂、龍紋輕縷。
    細祝降福天中,列簫韶歌舞。

    52 《小重山(綿守白宋瑞席間作)》 宋·李流謙

    輕暑單衣四月天。
    重來閑屈指,惜流年。
    人間何處有神仙。
    安排我,花底與尊前。
    爭道使君賢。
    筆端驅萬馬,駐平川。
    長安只在日西邊。
    空回首,喬木淡疏煙。

    53 《折丹桂(端復受官并序·通奉嘗欲為先碩人篆帔,命為詩語,某獻語曰:)》 宋·程大昌

    “詩禮為家慶,貂蟬七葉余。
    庭闈稱壽處,童稚亦金魚。
    ”通奉喜,自為小篆,綴珠其上。
    今此小孫端復以近制奏官,感記舊事,為詞以歌之,曼往為弟侄一笑。

    古詩三百首春天寫雨憂愁

    54 《西江月(重陽再作)》 宋·李處全

    窗戶風薰端午,樓臺月滿中秋。
    陰晴寒暑總無憂。
    幾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種種,看山都付悠悠。
    黃花已作醉鄉游。
    夢覺黃花在手。

    秋天西湖感慨

    55 《西江月(重陽再作)》 宋·李處全

    窗戶風薰端午,樓臺月滿中秋。
    陰晴寒暑總無憂。
    幾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種種,看山都付悠悠。
    黃花已作醉鄉游。
    夢覺黃花在手。

    56 《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宋·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
    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

    答別感時撫事抒志

    57 《小重山令(趙郎中謁告迎侍太夫人,將來都下·予喜,為作此曲)》 宋·姜夔

    寒食飛紅滿帝城。
    慈烏相對立,柳青青。
    玉階端笏細陳情。
    天恩許,春盡可還京。
    鵲報倚門人。
    安輿扶上了,更親擎。
    看花攜樂緩行程。
    爭迎處,堂下拜公卿。

    58 《酹江月(瓜洲會趙南仲端明)》 宋·吳潛

    紅塵飛騎,報元戎小隊,踏青南陌。
    雪浪堆邊呼曉渡,吳楚半江分坼。
    歲月驚心,風埃瞇目,相對頭俱白。
    楊花撩亂,可憐如此春色。

    59 《江城子(重午書懷)》 宋·陳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鬢蕭蕭。
    思搖搖。
    應是南風,湘浦正波濤。

    60 《江城子(重午書懷)》 宋·陳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鬢蕭蕭。
    思搖搖。
    應是南風,湘浦正波濤。

    * 關于端重的詩詞 描寫端重的詩詞 帶有端重的詩詞 包含端重的古詩詞(10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