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禪身的詩詞(765首)
461
《水龍吟 海*許氏舟名》 元·韓奕
軟紅塵里忙人,有誰能識滄洲趣。
飄然一葉,也無根蒂,御風千里。
禪客蘆莖,仙翁蓮瓣,笑他方外。
任浮家不繁,行蹤無定,算前身,豈飛絮。
464
《沁園春 和人韻》 元·張野
世路崎嶇,世事紛更,年來飽諳。
嘆都城十載,霜侵老鬢,江湖萬里,塵滿征衫。
應物才疏,謀身計拙,桂玉生涯豈久堪。
乾忙甚,向是非叢里,不要窮探。
465
《峽山飛來寺》 宋·向敏中
峽山勝地安禪處,萬仞危橋壓要津。
世上豈知名利路,浪中空笑往來人。
倚門怪石狂遮面,入座寒云碎繞身。
日暮西風懶回首,滿林幽鳥語聲頻。
466
《登清涼石有感》 明·丘梁
君不見,清涼山前一靈石,一片方方大如席。
云是文殊說法座,千古流傳夸勝跡。
我生聞說自孩提,將信還疑難考索。
468
《佛手巖》 明·李日華
上方臺殿此登臨,鐘鼓沉沉萬木深。
三楚白云生佛手,九江寒月照禪心。
倒崖有地開蘭若,絕壁無門扣竹林。
安得舍身從老衲,蒲團終日觀黃金。
469
《寄楊誠齋》 宋·葛天民
參禪學詩無兩法,死蛇解弄活鲅鲅。
氣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動全生殺。
生機熟語卻不徘,近代獨有楊誠齋。
才名萬古付公論。
470
《練裙帶詩》 宋·韓希孟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寧當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471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472
《送靈巖道光大師》 宋·蔡冠卿
僧讀儒書舉世稀,惟師精學出塵機。
上都香火安禪久,東國林泉徇眾歸。
道在莫從形相索,身間都覺利名非。
靈巖到日秋應晚,還寫新詩遍翠微。
473
《登泰山二首》 宋·陳夢良
何處鸞笙鳳管清,覺來身世在蓬瀛。
龜蒙島嶧爭趨勢,恒霍嵩華共仰兄。
封禪幸無書獻納,洞天尚有路通名。
自慚游興非司馬,不扣天門空此生。
474
《重修圣濟院》 宋·陳有聲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來問余,借問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見之蹙然喜。
敘余語未既,省記到山始。
475
《進敬天圖》 宋·程叔達
自幸躬逢時盛治,人欣官備掌絲綸。
頻年館閣更新進,屢世階墀作近臣。
憶昔中興開六位,旋禪歷數轉雙輪。
禎符龍馬南江出,賓錄臺垣北極陳。
476
《贈姜邦杰》 宋·丁逢
人間誰得似留侯,何但功名唾手收。
皮里陽秋有公論,胸中涇渭不同流。
餐梨久驗輕身訣,辟谷長懷許國憂。
儻非暮年專一壑,豈能真伴赤松游。
477
《梵天寺》 宋·房芝蘭
門前流水碧粼粼,禪定僧閑化復淳。
攪夢半因詩作崇,破寒全藉酒生春。
休教一切有為法,誤著三生自在身。
拂袖重來經五載,梵云飛雨灑儒巾。
478
《留宿靈巖》 宋·高景山
雪霽寒威峻,山空晚色新。
我來何所羨,一夕暫閒身。
法鼓震虛空。
靈巖紹祖風。
老僧禪定后,龍虎自相逢。
479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480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 關于禪身的詩詞 描寫禪身的詩詞 帶有禪身的詩詞 包含禪身的古詩詞(7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