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濕下的詩詞(779首)

    341 《秋雨嘆》 宋·游九言

    戊午七月陰氣寒,重云低濕天漫漫。
    高檐流瀉下檐溢,旅人愁絕居人冤。
    市井滂沱豈足計,老農涕泣猶辛酸。
    兩年巨川舟楫亂,田萊風過生微瀾。

    342 《華陽洞辭》 宋·游九言

    香露濕,草晶熒,起看大地盡瑤璚。
    下界千門人寂寂,空山夜靜海波聲。

    343 《清平樂·鳳雙鸞偶》 宋·許棐

    風雙鸞偶。
    天上人間有。
    檐玉無聲花影瘦。
    夜淺春濃時候。

    別來幾度寒宵。
    六橋風月迢迢。
    燈下有誰相伴,一紅濕鮫綃。

    344 《晚過西湖》 宋·吳大有

    曙色溟溟濕緼袍,涌金門下上輕橈。
    五更鐘鼓星初沒,兩岸樓臺霧未消。
    路傍柳洲人語近,山連葛嶺鶴聲遙。
    沖寒亦有尋梅客,擁神騎驢過短橋。

    345 《僧如展及韋載同游碧澗寺,各賦詩,予落句云》 未知·未知

    則他生豈有兆耶?其間展公仍賦黃字五十韻,飛札相示。
    予方
    屬和未畢,自此不復撰成,徒以四韻為識】
    元稹

    346 《西山桐十詠·桐徑》 宋·陳翥

    時人羨桃李,下自成蹊徑。
    而我愛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隊道,還往非遼夐。
    直入無欹斜,橫延亦徑挺。

    347 《念奴嬌 壽暉東陽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 元·吳景奎

    東陽老子,問天公、乞得兩番六十。
    初度孟陬春未到,卻算去年丙戍。
    火樹銀花,先開三夜,照耀維摩室。
    只園樹下,爭看無量壽佛。

    348 《念奴嬌 壽暉東陽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 元·吳景奎

    東陽老子,問天公、乞得兩番六十。
    初度孟陬春未到,卻算去年丙戍。
    火樹銀花,先開三夜,照耀維摩室。
    只園樹下,爭看無量壽佛。

    349 《拜石壇詩》 未知·袁華

    眉山三蘇宋儒宗,長公矯矯人中龍。
    南遷儋耳西赤壁,文章光焰超洪濛。
    快哉之亭雪初霽,領客登覽山川雄。
    自云平生不解飲,胡乃一舉觥船空。

    350 《梅花引 中州樂府》 元·王特起

    山之麓。
    河之曲。
    一灣秀色盤虛谷。
    水溶溶。

    351 《木蘭花慢 送趙治中》 元·張之翰

    見平蠻詩卷,都道是、膽包軀。
    聽細話平生,辭雖慷慨,氣卻舒徐。
    春風忽然吹興,正瓊花時節別江都。
    恨煞樓頭雙鶴,不能留住須臾。

    352 《崝廬樓夜》 近代·陳三立

    靈峰俯招人,老憊久乃至。
    荒荒墓旁廬,去住自移世。
    拂拭網絲榻,敢忘鼠銜淚。
    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

    353 《含鄱嶺至太乙峰》 清·方文

    侵晨獨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嶺函。
    但使短藤窮碧獻,何妨細雨濕青衫。
    林中黯淡高低樹,霧里微茫上下帆。
    不是探奇索隱者,誰能踏雪履巖。

    354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355 《獲稻》 宋·李覯

    朝陽過山來,下田猶露濕。
    餉婦念兒啼,逢人不敢立。
    青黃先后收,斷折僵僂拾。
    鳥鼠滿官倉,于今又租入。

    356 《游靈巖》 宋·車若水

    一徑碧如合,四山危欲墮。
    天低鳥不飛,露濕龍常過。
    巖根小葉下,境凈不可唾。
    深杳洞出云,冷鐘佛驚臥。

    357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

    358 《竹堂寺探梅》 明·沈周

    竹堂梅花一千樹,晴雪塞門無入處。
    秋官黃門兩詩客,珂馬西來為花駐。
    老翁攜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
    滿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
    酒酣涂紙作橫斜,筆下珠光濕春露。
    只愁此紙卷春去,明日重來花在地。

    359 《歡喜亭同玉明上人觀云海》 未知·汪揖

    山與云俱沒,憑高安所望?人初入混沌,天不改青蒼。
    俯檻衣裳濕,鳴鐘虎豹藏。
    松風響何處?澗水下鄱陽。

    360 《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 清·魏源

    雁蕩之瀑煙蒼蒼,中條之瀑雷硠硠,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側臥一肱張。
    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
    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佰束風愈怒。

    * 關于濕下的詩詞 描寫濕下的詩詞 帶有濕下的詩詞 包含濕下的古詩詞(7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