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藏的詩詞(366首)
164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165
《蓮花經贊》 宋·宋仁宗
六萬馀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內含藏。
溢心甘露時時潤,灌項醍醐滴滴涼。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假饒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兩三行。
167
《別永福張景山》 宋·五邁
我友滿天下,面交如斗量。
最晚得張子,群中孤鳳凰。
秀氣分高蓋,妙年侔洛陽。
趨向頗近道,才具已老蒼。
168
《呈癡絕庵主頌》 宋·徐敏子
癡絕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徑山去。
地水火風分裂時,親書贈予黃葛布。
蛻封讀罷咽無語,會得龍須能辟暑。
豈知玉骨本清涼,書則珍藏布不取。
169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70
《題定明大像》 宋·閻禹錫
造化秘奇勝,洪流繞崇崗。
層樓百仞高,下□云水鄉。
空嵌古秀峰,雷霓揮铦铓。
神□□□丁,金仙儼垂裳。
171
《漳河疑冢》 宋·俞應符
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后欺人設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機至丘壟。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172
《剛顯廟》 宋·鄭昂
公昔隱居烏石岡,老觀禪師同道場。
法主懶安共徜徉,李薛咨參互擊揚。
擺脫利欲心清涼,是以能全此至剛。
黃巢兵亂來福唐,公力抗之不肯降。
173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175
《問訊虞二僧孺山居》 明·程可中
侵湖何限竹魚莊,棘箐叢幽徑轉藏。
泉韻隔花鳴罅石,竹光分雨到空床。
逸民消得稱虞仲,難弟勞教譽季方。
幾欲過從慚法供,湘莼采采不盈筐。
176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178
《墨窗為趙捴謙賦》 明·管訥
女媧立極斷鰲足,羲畫之先無刻木。
始觀鳥跡制文字,夜鬼哭天天雨粟。
篆隸變化生八分,行草復作何紛紛。
六書古制既茫昧,載籍況遭秦火焚。
* 關于法藏的詩詞 描寫法藏的詩詞 帶有法藏的詩詞 包含法藏的古詩詞(3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