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法性的詩詞(301首)

    241 《挽陳外府丞》 宋·陳宓

    孝友根天性,生平禮法循。
    躬行皆古道,胸次鎮陽春。
    南國猶歌袴,中朝謾曳紳。
    最傷清苦節,海內幾何人。

    242 《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宋·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243 《論語·聞政章四首》 宋·陳普

    盡心盡性自儀刑,得有相知道可行。
    萬世無窮干祿法,深勞子貢不推明。

    244 《觀音巖》 宋·陳巖

    一性圓時萬境通,三生綺念墮真空。
    如今舉眼無非佛,身在光明法界中。

    245 《余博士家貓相乳歌》 宋·戴表元

    上饒余宗鐘鼎家,孫枝十世猶清華。
    南昌博士最賢者,膝下燁燁開緋牙。
    我行其庭值供頓,食指半千聲不嘩。
    女帨男鞶況修謹,冠立童趨知等差。

    246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247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孤燈閱近史,傷哉宣靖中。
    起兵破中原,不在鴨綠東。
    乃在江之南,臨川一老翁。
    文高學本僻,行急名驟穹。

    248 《全真教隨喜》 宋·方回

    全真遺教契清寧,蕭散無為養性靈。
    百歲萍蓬無定跡,一身土木已忘形。
    陳言不用參同契,祠法何須急律令。
    中有異人殊未測,倏然輕舉上青冥。

    249 《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 宋·方回

    廟廊謁賢飯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閻公大學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霧。
    曰我天南有嚴親,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永廣文官,匹馬扁舟遂南渡。

    250 《送張仲實宜興州教授》 宋·方回

    天未喪斯文,遁翁續思孟。
    戒慎恐懼傳,源流獨也正。
    □□中節情,未發為善性。
    人己不睹聞,了無一可偵。

    251 《既為誼夫賦墳廬詩乃蒙和韻再成十首為謝兼簡》 宋·郭印

    法法本來空,無垢亦無凈。
    直向異類行,何曾失正性。

    252 《和于子儀觀見贈二十韻》 宋·郭印

    壯歲悟修性,磨礱謝圭角。
    隨身塵網中,意氣翔寥廓。
    動遭白眼觀,罕識黃金諾。
    圣賢皆吾心,所讀真糟粕。

    253 《和曾端伯安撫養生歌》 宋·郭印

    大道靡涉多歧,迷涂爭求捷徑。
    采御未免搖精,道引止能祛病。
    服食一藏偏強,燒煉千金或罄。
    紛紛小法小功,往往匪清匪凈。

    254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255 《送知軍曹比部移虔州》 宋·李覯

    要知賢者善居官,法自嚴明性自寬。
    黠吏欲欺難作計,愚民初懼久方安。
    獄辭大小情皆見,市物公私價一般。
    農力不聞供土木,窮閻猶得免饑寒。

    256 《送信講師》 宋·陸文圭

    過士脫名檢,高人落林丘。
    骨性未應殊,作用科不侔。
    講師得三昧,宗學貫九流。
    曾對樹說法,解使石點頭。

    257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258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
    揚帆鼓棹,任性優游。
    收舍南州與北州,都盧無有一絲頭。

    259 《示丁都院》 宋·釋崇岳

    三千條法為今時,一性圓明要自知。
    會得自知知底事,人間何處不光輝。

    260 《頌古十首》 宋·釋法薰

    萬法歸一一何歸,海口難酬這一問。
    不得青州一領衫,幾乎喪卻窮性命。

    * 關于法性的詩詞 描寫法性的詩詞 帶有法性的詩詞 包含法性的古詩詞(3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