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的詩詞(4776首)

    661 《詠上雙白鳥》 宋·張嵲

    夜雨山清,朝暉凈崖壁。
    飛來雙白鳥,未省平生識。
    鴐鵝謝清姿,鷗鳥慚素質。
    低昂信波濤,顧盼矜羽翮。

    662 《溪》 宋·張嵲

    東流去,何時合大江。
    豈無雙鯉魚,附書還故鄉。
    不憂溪遲,所恨垅坂長。
    臨流一嘆息,四顧山蒼蒼。

    663 《望微》 宋·張嵲

    平原莽蒼浮輕靄,白晝柴門亦自扃。
    籬外波光滅沒,林邊山岫遠青冥。
    如何隱幾終朝看,不及寒窗靜夜聽。
    看山朝復暮,那知白發漸星星。

    664 《昔柳柳州作永州山諸記泉石之狀如在目前茲》 宋·張嵲

    山磎犖確冒荒筠,石溜涓涓盡日聞。
    寒來渾見底,峽山雪后欲侵云。
    深溪春動梅爭發,絕壑林高日易曛。
    應似零陵溪上景,林泉多類柳州文。

    665 《景元益之諸友考試旁郡余夢與步月聯詩得花》 宋·陳傅良

    連年波浪與埃塵,誰可論心五六人。
    昨夜夢同天地闊,花初凈月如銀。

    666 《酌道傍古松下錢王絕頂微露塔尖聞有僧院名》 宋·張镃

    山圍當車巾,佳興坌滿前。
    盤松儼如畫,蓋疊疎蘿纏。
    沙平恰席許,坐蔭宜鋪氈。
    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

    667 《車中聞人說豀澗如晶色口占一絕》 宋·張镃

    流如活晶,道傍一語喚人醒。
    山林未必渠能說,說著山林便可聽。

    668 梔》 宋·張镃

    埋盆便當池,梔花旺雪盈枝。
    江湖萬里何曾遠,祗在先生托興時。

    669 琴》 宋·趙汝鐩

    盎缶停涵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須臾宮商若相賡。
    妙趣不勞徽外索,泛聲不自弦上生。
    小點恩怨作兒語,大點九皋聞鶴鳴。

    670 居》 宋·王镃

    飛鷗貼連天,一半青山一半煙。
    日暮潮回漁父醉,不知船閣淺沙邊。

    671 《鮮于大任自東南歸唐安遺予張安國所作調歌》 宋·晁公溯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
    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
    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
    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672 《四月堰一雨灌田方足》 宋·晁公溯

    岷江惟清流,涇惟濁泥。
    泥濁禾黍茂,流清稉稻宜。
    舊傳江發源,瀵涌出沈黎。
    老農望其來,未至龍尾西。

    673 《四月下旬見黃梅梔花》 宋·陳宓

    人間桃李漫春風,流飛埃過眼空。
    誰信黃梅深院靜,梔如玉映群紅。

    674 《中秋雨作中夜月明科方叔留寓齋宿酒闌隨縱》 宋·陳文蔚

    瓊樓玉宇不勝秋,把酒臨風味轉優。
    云雨自為朝暮變,歌詩不盡古今愁。
    誰知明月天心到,卻有佳賓際留。
    無限醉眠呼不醒,步隨清影只搔頭。

    675 《三月初五日同諸友自城南游西書事》 宋·方回

    步出城南門,衣袂飄和風。
    風中有花香,不問紫與紅。
    萬山似無罅,一能自通。
    插云石色古,噴雪灘聲雄。

    676 《漢臣明府與公度使君話吾州山之勝有詩次韻》 宋·方回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東。
    是處皆為群玉府,誰家不似晶宮。
    君侯總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錦繡胸。
    緩馬倚樓隨所適,高情長在醉吟中。

    677 《以詩句詠梅·疎影橫斜清淺》 宋·方蒙仲

    甚處足橫斜,孤山一涯。
    從來個中,只許照梅花。

    678 《源嘆》 宋·李復

    岷山中斷洮來,分入西湖浸城址。
    一落城陰不復回,余波日轉臯蘭尾。
    陰風凄冽寒氣早,愁霧慘澹邊思起。
    誰辯秋澹無情,默觀意亦有悲喜。

    679 《臨沂沂道中塵沙瞇目不可行聞東北有溫泉即》 宋·陸文圭

    臨沂以北沂東,行人揚袂塵沙中。
    從有溫泉能自潔,雩壇安得可乘風。

    680 《佑頭》 宋·釋崇岳

    風吹不入,灑不著。
    捩轉玄關,隨緣自若。
    任是碧眼胡兒,從頭與汝一杓。
    著不著,誰言過不濕腳。

    * 關于水的詩詞 描寫水的詩詞 帶有水的詩詞 包含水的古詩詞(47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