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氣下的詩詞(4162首)

    941 《戰秋辭》 唐·陸龜蒙

    八月空堂,前臨隙荒。
    抽關散扇,晨烏未光。
    左右物態,森疏強梁。

    942 《和襲美新秋即事次韻三首》 唐·陸龜蒙

    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塵中更有誰知。
    愁尋冷落驚雙鬢,病得清涼減四支。
    懷舊藥溪終獨往,宿枯杉寺已頻期。

    943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懷古

    944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婉約春夜女子懷人

    945 《彼農二章》 唐·陸龜蒙

    世路澆險,淳風蕩除。
    彼農家流,猶存厥初。
    藁焉而席,茨焉而居。

    946 《詩品二十四則·清奇》 唐·司空圖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
    晴雪滿汀,隔溪漁舟。
    可人如玉,步屟尋幽。
    載行載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異,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947 《送友人及第歸江南》 唐·張喬

    豈易及歸榮,辛勤致此名。
    登車思往事,回首勉諸生。
    路繞山光曉,帆通海氣清。
    秋期卻閑坐,林下聽江聲。

    948 《送友人及第歸江南》 唐·張喬

    豈易及歸榮,辛勤致此名。
    登車思往事,回首勉諸生。
    路繞山光曉,帆通海氣清。
    秋期卻閑坐,林下聽江聲。

    949 《賀邢州盧員外》 唐·李山甫

    紫泥飛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觀。
    北省諫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
    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偏是此生棲息者,滿衣零淚一時干。

    950 《寄太常王少卿》 唐·李山甫

    別后西風起,新蟬坐臥聞。
    秋天靜如水,遠岫碧侵云。
    雅飲純和氣,清吟冰雪文。
    想思重回首,梧葉下紛紛。

    951 《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唐·李咸用

    東風吹暖雨,潤下不能休。
    古道云橫白,移時客共愁。
    綠沈莎似藻,紅泛葉為舟。
    忽起江湖興,疑鄰畎澮流。

    952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唐·李咸用

    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麼看。
    老去轉諳無是事,本來何處有多般。
    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

    953 《題龍泉寺絕頂》 唐·方干

    未明先見海底日,良久遠雞方報晨。
    古樹含風長帶雨,寒巖四月始知春。
    中天氣爽星河近,下界時豐雷雨勻。
    前后登臨思無盡,年年改換去來人。

    954 《處州獻盧員外》 唐·方干

    才下軺車即歲豐,方知盛德與天通。
    清聲漸出寰瀛外,喜氣全歸教化中。
    落地遺金終日在,經年滯獄當時空。
    直緣后學無功業,不慮文翁不至公。

    955 《謝王大夫奏表》 唐·方干

    非唯言下變榮衰,大海可傾山可移。
    如剖夜光歸暗室,似驅春氣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騰焰,朽骨隨頭卻長肥。
    便殺微躬復何益,生成恩重報無期。

    956 《送錢特卿赴職天臺》 唐·方干

    路入仙溪氣象清,垂鞭樹石罅中行。
    霧昏不見西陵岸,風急先聞瀑布聲。
    山下縣寮張樂送,海邊津吏棹舟迎。
    詩家弟子無多少,唯只于余別有情。

    957 《山中寄吳磻十韻》 唐·方干

    莫問終休否,林中事已成。
    盤餐憐火種,歲計付刀耕。
    掬水皆花氣,聽松似雨聲。
    書空翹足臥,避險側身行。

    958 《嘉興縣內池閣》 唐·方干

    指畫應心成,周回氣象清。
    床前沙鳥語,案下錦鱗驚。
    細柳風吹旋,新荷露壓傾。
    微芳緣岸落,迸筍入波生。
    舴艋舟中醉,莓苔徑上行。
    高人莫歸去,此處勝蓬瀛。

    959 《鐘陵見楊秀才(一題作見進士楊尋)》 唐·羅隱

    孺亭滕閣少踟躕,三度南游一事無。
    只覺流年如鳥逝,不知何處有龍屠。
    云歸洪井枝柯斂,水下漳江氣色粗。
    賴得與君同此醉,醒來愁被鬼揶揄。

    960 《薛陽陶觱篥歌》 唐·羅隱

    平泉上相東征日,曾為陽陶歌觱篥。
    烏江太守會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橋山殯葬衣冠后,金印蒼黃南去疾。

    * 關于氣下的詩詞 描寫氣下的詩詞 帶有氣下的詩詞 包含氣下的古詩詞(41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