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每下的詩詞(914首)

    661 《呂惠穆挽詩四首》 宋·文同

    自出公門下,常蒙禮意勤。
    相看如子姓,交政為郎君。
    每望中書入,俄驚遠訃聞。
    何時高冢上,永日哭寒云。

    662 《吳李堅甫中舍》 宋·文同

    往年曾憶過長安,短紙書名詣門下。
    君時延我坐終日,灑掃東軒留看畫。
    橫圖巨軸不知數,但見匣中時一把。
    甲猶未意乙復作,門類著番開滿架。

    663 《阮亨甫壽樂堂澹庵各一首·壽樂》 宋·洪咨夔

    孤塔明橫巘,短橋華枉渚。
    結堂水石邃,奉此清節母。
    菊能駐頹景,松下蔚可數。
    萱能忘百憂,竹間粲欲語。

    664 《食糟行》 宋·洪咨夔

    龍州石秫七斗醪,百錢半升高價高。
    村民無分酒到吻,清晨荷薪爭博糟。
    得糟還家喜欲舞,遠汲淡煮燃松毛。
    {上艸下都}餈麥餅澀難下,藉此咽送如葷臊。

    665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圓。
    雖結丹頭終耗失,

    666 《題諸葛繡香園》 宋·白玉蟾

    碧桃枝上東風轉,一點陽和開柳眼。
    何人收拾羅浮香,藏在此園天不管。
    每歲東君召勾芒,玉壺淡淡晴煙暖。
    佳人有恨嫌花遲,王孫不來空草偃。

    667 《過天津橋》 宋·蔡襄

    日暖溪平冰漸銷,水聲才下內前橋。
    山川滿眼閒宮殿,草樹迷人舊市朝。
    每向尋春偏有意,卻成懷古更無聊。
    洛陽平昔多豪俊,惆悵埋魂不可招。

    668 《南都思杜祁公》 宋·蔡襄

    祁公清德老,在昔相先帝。
    青云吐論高,白璧持身銳。
    待俗無町畦,取人兼揭厲。
    甘貧安車后,直道洪鈞際。

    669 《首尾吟》 宋·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服老時。
    簡尺每稱林下士,過從或著道家衣。
    須將賢杰同星漢,直把身心比鹿麋。
    六十五年無事客,堯夫非是愛吟詩。

    670 《花月長吟》 宋·邵雍

    少年貪讀兩行書,人世樂事都如愚。
    而今卻欲釋前憾,奈何意氣難如初。
    每逢花開與月圓,一般情態還何如。
    當此之際無詩酒,情亦愿死不愿甦。

    671 《錦屏春吟》 宋·邵雍

    錦屏山下有家園,每歲家園過禁煙。
    早是三春天氣好,那堪百里主人賢。
    同於一派水邊飲,醉向萬株花底眠。
    明日歸鞍遂東指,上陽風景更暄妍。

    672 《自樂吟》 宋·邵雍

    麟鳳何嘗不住郊,太平消得苦譊譊。
    才聞善事心先喜,每見奇書手自抄。
    一瓦清泉來竹下,兩竿紅日上松梢。
    窩中睡起窩前坐,安得閑辭解客嘲。

    673 《登玄暢樓詩》 南北朝·沈約

    危峯帶北阜。
    高頂發南岑。
    中有陵風榭。
    回望川之陰。

    674 《別關景暉二首一》 宋·晁補之

    鄴王臺上幾追陪,臺上鴉鳴古甓摧。
    每對燈前青玉笛,不辭花下白銀杯。
    九重幽夢驪駒近,百卉佳時鷤圭催。
    更約歡呼須繼日,從教河漢卷星回。

    675 《山坡陀辭》 宋·晁補之

    山坡陀兮下屬江,勢崖絕兮濤波所蕩如頹墻。
    松郁律兮其高百尺,旁枝虬鶩葛虆之。
    仰不見日兮之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以吾之書隨。
    邈余望兮水中汦,頎然而長者黃冠兮羽衣。

    676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677 《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 宋·毛滂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龍蜿蜒出朝夕。
    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
    大龍雨足意貌閒,萬里澤流才一息。
    無心自為百谷仰,變化風云聊戲劇。

    678 《累蒙周開祖使君貶示佳章才拙思荒愧不能報謹》 宋·毛滂

    居士稱陸蓮,香山本流亞。
    舌端元和風,吹倒兩鮑謝。
    游戲筆硯間,盤礴湖山下。
    過眼盡詩材,有欲天必借。

    679 《中秋新堂看月戲作》 宋·蘇轍

    年年看月茅檐下,今歲堂成月正圓。
    自笑吾人強分別,不應此月倍嬋娟。
    虛窗每怯高風度,碧瓦頻驚急雨懸。
    七十老翁渾未慣,安居始覺貴公賢。

    680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 關于每下的詩詞 描寫每下的詩詞 帶有每下的詩詞 包含每下的古詩詞(9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