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每下的詩詞(914首)

    201 《憶舊游》 唐·鮑溶

    憶求無何鄉,了在赤谷村。
    仙人居其中,將往問所存。
    日入濛汜宿,石煙抱山門。
    明月久不下,半峰照啼猿。

    202 《送薛補闕入朝(一作鮑防詩)》 唐·鮑溶

    平原門下十馀人,獨受恩多未殺身。
    每嘆陸家兄弟少,更憐楊氏子孫貧。
    柴門已斷施行馬,魯酒那能醉近臣。
    賴有軍中遺令在,猶將談笑對風塵。

    203 《山居樂》 唐·施肩吾

    鸞鶴每于松下見,笙歌常向坐中聞。
    手持十節龍頭杖,不指虛空即指云。

    204 《山中喜靜和子見訪》 唐·施肩吾

    絕壁深溪無四鄰,每逢猿鶴即相親。
    小奴驚出垂藤下,山犬今朝吠一人。

    205 《送河中楊少府宴崔駙馬宅》 唐·姚合

    鳳凰樓下醉醺醺,晚出東門蟬漸聞。
    不使鄉人治驛路,卻將家累宿山云。
    閑時采藥隨僧去,每月請錢共客分。
    縣吏若非三載滿,自知無計更尋君。

    206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207 《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十四首奉寄》 唐·裴潾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
    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208 《郵亭殘花(一作平原路上題郵亭殘花)》 唐·張祜

    云暗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征西府,每到花時不在家。

    209 《題酸棗驛前碑》 唐·張祜

    蒼苔古澀自雕疏,誰道中郎筆力馀。
    長愛當時遇王粲,每來碑下不關書。

    仕途苦悶歸隱

    210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唐·朱慶馀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隔水蟬鳴后,當檐雁過時。
    雨馀槐穟重,霜近藥苗衰。
    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211 《張好好詩》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212 《張好好詩》 唐·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
    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
    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女子

    213 《牧陪昭應盧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罷府…投寄》 唐·杜牧

    燕雁下揚州,涼風柳陌愁。
    可憐千里夢,還是一年秋。
    宛水環朱檻,章江敞碧流。
    謬陪吾益友,只事我賢侯。

    214 《贈桐廬房明府先輩》 唐·許渾

    帝城春榜謫靈仙,四海聲華二十年。
    闕下書功無后輩,卷中文字掩前賢。
    官閑每喜江山靜,道在寧憂雨露偏。
    自笑小儒非一鶚,亦趨門屏冀相憐。

    215 《東南》 唐·李商隱

    東南一望日中烏,欲逐羲和去得無。
    且向秦樓棠樹下,每朝先覓照羅敷。

    諷刺感昔傷今

    216 《江陵府初試澄心如水》 唐·盧肇

    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虛。
    莫測千尋底,難知一勺初。
    內明非有物,上善本無魚。
    澹泊隨高下,波瀾逐卷舒。
    養蒙方浩浩,出險每徐徐。
    若灌情田里,常流盡不如。

    217 《孔雀》 唐·薛能

    偶有功名正俗才,靈禽何事降瑤臺。
    天仙黼黻毛應是,宮后屏幃尾忽開。
    曾處嶂中真霧隱,每過庭下似春來。
    佳人為我和衫拍,遣作傞傞送一杯。

    218 《申湖》 唐·薛能

    昔年依峽寺,每日見申湖。
    下淚重來此,知心一已無。
    雨霖舟色暗,岸拔木形枯。
    舊境深相惱,新春宛不殊。

    219 《孔雀》 唐·薛能

    偶有功名正俗才,靈禽何事降瑤臺。
    天仙黼黻毛應是,宮后屏幃尾忽開。
    曾處嶂中真霧隱,每過庭下似春來。
    佳人為我和衫拍,遣作傞傞送一杯。

    220 《申湖》 唐·薛能

    昔年依峽寺,每日見申湖。
    下淚重來此,知心一已無。
    雨霖舟色暗,岸拔木形枯。
    舊境深相惱,新春宛不殊。

    * 關于每下的詩詞 描寫每下的詩詞 帶有每下的詩詞 包含每下的古詩詞(9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