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欷歔的詩詞(89首)

    21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宋·蘇轍

    與君外兄弟,初如一池魚。
    中年云雨散,各異澗谷居。
    客舍復相従,語極長欷歔
    青衫奉朝謁,白發驚晨梳。

    22 《程之元表弟奉使江西次前年送赴楚州韻戲別》 宋·蘇轍

    送君守山陽,羨君食淮魚。
    送君使鐘陵,羨君江上居。
    憐君喜為吏,臨行不欷歔
    紛紛出歌舞,綠發照瓊梳。

    23 《登靈巖和韻周左丞伯溫饒大參介之》 明·楊基

    單艫集群英,席窄坐每盍。
    煙橫半掩寺,木落全見塔。
    斜流出渠分,曲徑轉溪合。
    村妝妍丑并,野話悲笑雜。

    24 《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樂章》 宋·張栻

    神之來兮何許,風蕭蕭兮吹雨。
    悄屏氣兮若思,嚴霓旌兮來下。
    昔公車之自南,民望車以欷歔
    今乘駒兮入廟,亦孔悲兮若初。

    25 《張安國約同賦仇氏{匡去王加贛}甕酒》 宋·張栻

    人間炎熱不可耐,君家甕頭春未央。
    想當醉倒臥永日,夢繞清淮歸故鄉。
    后生那得識此酒,從君乞方還肯否。
    徽州作賦為欷歔,荊州詩來端起予。

    26 《次韻陸子高》 宋·陳造

    一從別君來,圓缺幾望舒。
    相與兄弟然,異姓殊厥居。
    向來帆歸船,欲去仍趦趄。
    平安可但已,擬憑雙鯉魚。

    27 《再次陸子高韻奉寄》 宋·陳造

    孰能不書帷,潛心如仲舒。
    沒沒視息間,飽食仍懷居。
    紛華或交戰,進修顧趦趄。
    屹立視儕輩,未脫同隊魚。

    28 《送路糾歸老丹陽》 宋·陳師道

    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余。
    寧聞有余論,但問我何如。
    才名四十年,盛氣蓋諸儒。
    獨無金水力,竟與蛙黽俱。

    29 《端明殿學士王公挽詞》 宋·樓鑰

    片言寤主上亨途,幾向專城佩左魚。
    羊陸遐沖雖坐折,高文宿憤竟誰攄。
    平時屢草千言奏,垂絕猶騰八難書。
    漢殿履聲今已矣,兩州遺老倍欷歔

    30 《齊國夫人曹氏挽詞》 宋·樓鑰

    痛哭王孫去,南來萬晨余。
    解衣催艇子,扶杖擁籃輿。
    已矣空鸞鏡,誰歟得雁書。
    辛勤立門戶,地下勿欷歔

    31 《祝通判挽詞》 宋·樓鑰

    花縣弦歌化,蓮城水竹居。
    舊寮情義厚,近別信音疏。
    不作三刀夢,空垂別駕車。
    新阡何處是,東望倍欷歔

    32 《陳崇道挽詞》 宋·樓鑰

    學造龜山蘊,詩傳汝水余。
    于公足陰德,陶令竟閑居。
    白業追蓮社,丹經授寢虛。
    平生了無恨,善類勿欷歔

    33 《袁府君挽詞》 宋·樓鑰

    家學傳三世,幾間無二書。
    力行真勇猛,進取故舒徐。
    前輩多遺墨,先人只故廬。
    后來窺甕牖,志士為欷歔

    34 《姜鐘離挽詞》 宋·樓鑰

    別去期三載,伻來痛一書。
    死生誠大矣,力量果何如。
    平日真知我,遺言苦問予。
    作銘雖不愧,回首倍欷歔

    35 《張泰州挽詞》 宋·樓鑰

    燕趙多奇士,如公名不虛。
    胸中九域志,筆底百家書。
    報國心尤壯,籌邊智有余。
    功名竟齎恨,西望倍欷歔

    36 《徐季節挽詞》 宋·樓鑰

    公府推徐穉,山陽薦仲車。
    盛時遺此老,沒世竟窮廬。
    行道嗟無命,傳家幸有書。
    魯山終不識,撫卷倍欷歔

    37 《少保李公挽詞》 宋·樓鑰

    戚閈疏恩厚,勛門積慶余。
    弓彎飛將臂,架插鄴侯書。
    六纛秦官重,三槐漢相如。
    惜哉終半百,聞者為欷歔

    38 《宜人聞人氏挽詞》 宋·樓鑰

    四郡歌賢牧,魚軒從隼旟。
    深閨無里謁,色養謹安輿。
    故里稱家法,諸郎讀父書。
    美哉彤史筆,三誦為欷歔

    39 《桓野王畫像》 宋·周文璞

    胡床三弄清溪笛,嘆息欷歔太極箏。
    怊悵斯人風味減,江花江草不勝情。

    40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聽箏堂上一欷歔,翻手君恩似昔殊。
    按罷金滕應莫怪,近前閑捋使君須。

    * 關于欷歔的詩詞 描寫欷歔的詩詞 帶有欷歔的詩詞 包含欷歔的古詩詞(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