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橋的詩詞(1257首)

    261 《鵲仙·鸞輿初駕》 宋·乩仙

    鸞輿初駕,牛車齊發,隱隱鵲咿軋。
    尤云殢雨正歡濃,但只怕、來朝初八。
    霞垂彩幔,月明銀燭,馥郁香噴金鴨。
    年年此際一相逢,未審是、甚時結煞。

    262 《方廣寺石》 宋·趙湘

    白石峰猶在,橫一徑微。
    多年無客過,落日有云歸。
    水凈苔生發,山寒樹著枝。
    如何方廣寺,千古去人稀。

    263 《海子》 元·王蒙

    暮登海子,西繞紅門歸。
    霜風著宮樹,葉葉帶紅飛。
    據鞍吹短笛,乘月搗征衣。
    江南冰雪里,音信寄來稀。

    264 《長》 元·蘇大年

    綠陰高樹映清潭,一舸夷猶酒半酣。
    最愛西城城下路,長煙雨似江南。

    265 《鵲仙 讀畫齋叢書本元草堂詩馀卷上》 元·滕賓

    斜陽一抹,青山數點。
    萬里澄江如練。
    東風吹落櫓聲遙,又喚起、寒云一片。
    殘鴉古渡,荒雞村店。
    漸覺樓頭人遠。
    桃花流水小東,是那個

    266 《還珠》 宋·華鎮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斜跨碧流沙。
    清風不共門墻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267 《第四》 宋·蕭立之

    黃帽牽船客自搖,水花壓岸送歸潮。
    晚風忽斷疏蓬雨,秋在煙波第四

    268 《登嶧山后經官作》 明·王世懋

    偷作閑身上嶧山,強留春色馬蹄間。
    棠梨野戍欲飛盡,楊柳官猶耐攀。
    曉月似將閨恨鎖,晨風先送夢魂還。
    年來頭鬢元如許,莫道黃塵染更斑。

    269 《回龍》 未知·唐弢

    萬里晴空挾怒雷,頭水急報龍回。
    摩天瀑布穿下云,窺壑蒼松破石來。
    足底煙霞迷徑路,眼前風物有樓臺。
    他年重纂黃山志,不寫仙才寫凡才。

    270 《陳行》 元·張憲

    唐宮夜視邈佶烈,憂民一念通天闕。
    帝皇下射甲馬營,紫霧紅光掩明月。
    殿前點檢作天子,方頤大口空誅死。
    重光相蕩兩金烏,十幅黃旗上龍體。

    271 《陳行》 元·張憲

    唐宮夜祝邈佶烈,憂民一念通天闕。
    帝星下射甲馬營,紫霧紅光掩明月。
    殿前點檢作天子,方頤大口空誅死。
    重光相蕩兩金烏,十幅黃旗上龍體。

    272 《題泉州萬安》 宋·陳偁

    跨海為布石牢,那知直下壓靈鰲。
    基連島嶼規模壯,勢截淵潭氣象豪。
    鐵馬著行橫絕漠,玉鯨張鬣露寒濤。
    縑圖已幸天顏照,應得元豐史筆褒。

    273 《臨川歌》 宋·陳騤

    壯兮滄溟跨螮蝀。
    疑若有神施磨礲,鞏然不動如華崧。
    環瞻山幄凝翠空,

    274 《吳江太湖笠澤虹》 未知·陳遠

    世間八月十五夜,何處樓臺得月多。
    不及吳江上望,水晶宮里揖嫦娥。

    275 《垂虹》 宋·傅夢得

    一舸西風到水鄉,半痕殘月浸滄浪。
    湖中有影渾如畫,天下無似此長。
    題品垂虹多古作,去來征雁帶秋霜。
    三高千古英靈在,經過祠前菊正黃。

    276 《高塘》 宋·高衡孫

    碧荷色猶懶,紫花香漸多。
    通故里,分界入新河。
    土潤何功治,沙平不用磨。
    衣冠今已矣,從此想鳴珂。

    277 《石》 宋·郭茂倩

    庵下少徘徊,雪暗松林撥不開。
    坐久無人天向午,雙烏飛上施生臺。

    278 《楓》 宋·胡珵

    朝辭海涌千人古,暮宿楓半夜鐘。
    明日館娃宮里去,洞庭呼起一帆風。

    279 《三峽》 宋·黃誥

    壓神龍三四秋,良材應是鬼神搜。
    猿猱爭飲澗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隱士閑行隨白鹿,道人長往駕青牛。
    靈源自與天河接,誰信江淮是末流。

    280 《題擬虹》 宋·黃宏

    父老邊問我公,笑談能辦濟水功。
    天光分碧一千頃,晴影飛虹二百弓。
    好與諸公來賞月,曾知此地亦垂虹。
    乘風似有驚人語,壓倒滄浪亭上翁。

    * 關于橋的詩詞 描寫橋的詩詞 帶有橋的詩詞 包含橋的古詩詞(12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