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根下的詩詞(1247首)
941
《再和》 宋·王灼
湘東三管竹金銀,名勝均蒙品藻頻。
里巷自憐為下士,門墻亦許托微身。
吹噓短翮扶搖力,沾溉寒根造化仁。
堂扁特書煩大手,少償孟母教遷鄰。
942
《李仲高石君堂》 宋·王灼
三吳黑風吹地拆,太湖浪高一千尺,龜黿兩山壓湖心,歲歲飛濤恣沖射。
山骨雖堅亦破碎。
穴穿根斷瑰奇出。
943
《將至澤溪》 宋·李彌遜
護溪疊嶂隱長城,直下寒流泯泯情。
背水人家認雞犬,隔林佛屋聽鐘鯨。
山根合處客帆過,日腳斷邊漁火明,投老一身無地著,欲憑雙槳寄浮生。
944
《和鮑仲山武靈巖寺》 宋·曹勛
十年塵土換華顛,一踏山根覺渙然。
下界和江朝勝地,上方大士隱非煙。
覽輝已見翔威鳳,倚伏何堪照細泉。
暫得詮心適佳處,試拋馬箠問枯禪。
945
《蔓草長》 宋·曹勛
蔓草長,搖風緣砌凌高堂。
萋萋密葉護蔥蒨,溥溥湛露滋瀼瀼。
下有徑寸蘭,委靡涂秋霜。
依憑既失所,不及菰與蔣。
946
《遺所思》 宋·曹勛
君行既云遠,我思日以長。
思君無所遺,寶帶雙鴛鴦。
鴛鴦不相失,錦翼游方塘。
副之玳瑁簪,同心復同房。
947
《和信仲酴醾》 宋·胡寅
化工收余春,不令寂寞回,殷勤三月盡,更放名花開。
燦然白雪姿,亂灑青云堆。
奇香滿深院,冷艷絕浮埃。
948
《清湖山大火》 宋·胡寅
青天露坐月斂昏,忽見山燒明溪村。
轉移胡床飽寓目,獵獵變態真難論。
清湖之山峨帝閽,盤陀四隤如云屯。
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樹繁鮮緼。
949
《送人出使》 宋·吳芾
天心軫念國西陲,妙選廷臣下赤墀。
要布寬仁慰雕瘵,用資根本濟艱危。
九重眷遇風云會,萬里威名草木知。
此去愿羅天下士,歸來共立太平墓。
952
《花舞》 宋·史浩
嘆塵寰,烏兔走,花謝花開能幾許。
十分春色,一半遣愁,那堪飄零風雨。
爭似此花自然,悄不待、根生下土。
花既無凋春又長,好帶花枝傾壽醑。
953
《次范宰韻》 宋·李石
在仙白云鄉,地與人境異。
金卮老翁泉,玉盤秋水芰。
誰歟肯下食,三仙入夢寐。
一笑謂我言,隨處類投畀。
954
《七夕》 宋·王之望
西風只繁暑,夜氣初宜秋。
所居稍虛豁,得以消我憂。
獨眠堂中央,一榻無衾裯。
開軒敞南北,涼飚入翛翛。
956
《送晁子西提刑赴召》 宋·李流謙
君家如河出昆侖,橫貫中國浮乾坤。
鼎彛勛績爛星斗,編簡文字垂瑤琨。
到海喧豗勢愈壯,約束蛟蜃驅鼉龜。
略分涓流溉下土,草木蕃潤資其恩。
957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959
《送張漢州赴召》 宋·李流謙
詔書揮翰日邊來,蜀有巨儒星杓魁。
胸中深博布河漢,舌底霹靂降霆留。
先天溯流得絕派,大物不敢藏胚胎。
回薄一氣在籠絡,奇神怪魃生愁哀。
960
《送仲明赴舉》 宋·李流謙
進退士所重,視天為鼓鉦。
采薇北山曲,濯足南澗濱。
高風豈不偉,奈何萬蒼黔。
道可濟天下,不必丘園尊。
* 關于根下的詩詞 描寫根下的詩詞 帶有根下的詩詞 包含根下的古詩詞(12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