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柱下的詩詞(648首)
21
《游茅山五首》 唐·儲光羲
十年別鄉縣,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
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22
《寄李侍御》 唐·張謂
柱下聞周史,書中慰越吟。
近看三歲字,遙見百年心。
價以吹噓長,恩從顧盼深。
不栽桃李樹,何日得成陰。
26
《吊曹覲》 宋·曾公亮
款軍樵門日再晡,空弮猶自把戈鈇。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若鴻毛竟敗呼。
柱下杲卿曾斷骨,袴中杵臼得遺孤。
可憐三尺英雄氣,不怕山西士大夫。
27
《次韻穆父見戲》 宋·孔文仲
當年同望赭袍光,萬事爭先落彩鋩。
一別已經陵谷變,再來方覺路岐長。
黃金久壓腰間重,白筆才容柱下藏。
唯愿山林息枹鼓,免教鴟隼哧鴛凰。
28
《題真仙巖》 宋·賈遵祖
翰林以謫流夜郎,我亦何為涉此境。
生平山水債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嶺。
牂牁江繞古融城,拂拭冠纓照清影。
舉頭忽見真仙巖,盤空攫拿勢馳騁。
31
《游淡巖陽華》 宋·毛方平
蜂房湒湒流石乳,線竇涓涓細蛩語。
門前乃作三峽聲,似與幽人商出處。
何年結閣溷天真,危柱下侵蛟蜃怒。
坐令空洞驚勃溪,仙鬼不無號帝所。
34
《秋懷》 明·梁有譽
夕霽涼氣發,曲房藹余清。
金風被蘭茝,白露浩已盈。
密林謝陽彩,叢薄隕芳榮。
迅商無緩調,征鴻懷苦聲。
35
《閑詠》 明·周廷用
寂寂抱空虛,暇日阻游豫。
散帙散余清,泛瑟銷遺慮。
纖榮吐芳辰,弱華裛清曙。
丹葩曜春曦,白楊號日暮。
36
《和陶擬古九首》 宋·蘇軾
閉門不復出,茲焉若將終。
蕭然環堵間,乃復有為戎。
我師柱下史,久以雌守雄。
金刀雖云利,未聞能斫風。
世人欲困我,我已長安窮。
窮甚當辟谷,徐觀百年中。
38
《自作挽詞》 宋·秦觀
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
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尸。
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
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
40
《初到行在》 宋·陸游
六十之年又四年,也騎瘦馬趁朝天。
首陽柱下孰工拙,從事督郵俱圣賢。
筆墨有時閑作戲,功名到底是無緣。
都城處處園林好,不許山翁醉放顛。
* 關于柱下的詩詞 描寫柱下的詩詞 帶有柱下的詩詞 包含柱下的古詩詞(6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