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杖藜的詩詞(837首)

    741 《和陶停云》 宋·吳芾

    我頃雖達,不足為榮。
    擬攀逸軌,少適真情。
    遐賞風味,魂夢宵征。
    葛巾藜杖,仿佛如生。

    742 《和葉先生見寄》 宋·吳芾

    春到山城花木深,興來誰與共登臨。
    空驚節物催人老,強對芳菲索酒斟。
    已喜筠筒先見寄,更聞藜杖欲相尋。
    勸君未用忙歸去,要向樽前話寸心。

    743 《和李相之勸農》 宋·吳芾

    憂民無語對東君,一雨滂沱慰望云。
    宣化但期施實惠,勸耕寧復事虛文。
    已看野老扶藜去,應有幽人植杖耘。
    千里農桑知帝力,自慚濫把竹符分。

    744 《清明登白紵山》 宋·吳芾

    偷得鈴齋半日閒,喜逢佳節漫追攀。
    扶衰強策青藜杖,尋勝聊登白紵山。
    遠岫千重云出沒,清溪一帶水回環。
    我來恨未窮游覽,回首孤城落照間。

    745 《再和前韻贈江朝宗》 宋·吳芾

    方欣佳客至,已寄好詩來。
    玩味徒三嘆,披尋欲百回。
    相思愁夢斷,一見笑顏開。
    便欲扶藜杖,江頭共探梅。

    746 《生日》 宋·吳芾

    藜杖綸巾度幾春,紫袍頳帶一番新。
    恩榮可但將延世,渥澤還欣再及親。
    已見里中夸盛事,何妨林下作閑人。
    年逾七十仍希有,壽酒須拼飲百巡。

    747 《耿曼老將命鄉邦見過匆遽言別復作詩送之》 宋·吳芾

    我方退老湖山上,混跡漁樵甘放浪。
    親舊凋零會面稀,與君亦復成疏曠。
    何期擁節到鄉邦,得得驅車肯迂訪。
    開門倒屣笑相迎,盡室歡忻無此況。

    748 《木蘭》 宋·李石

    大渡河邊瘴霧濃,邛崍關下木蘭紅。
    得州自昔連江雨,此地仍多出竅風,一笑萱花親念遠,三生藜杖子心同,莫緣險阻欺方寸,忠信元來處處能。

    749 《暮春雜詠八首》 宋·曾協

    蓮沼瓊瑤墮,萱庭錦繡張。
    靜聞人語好,閑愛水風涼。
    藜杖休行樂,蒲團且坐忘。
    沙禽相識慣,躍躍近胡床。

    750 《次韻翁士秀雪再作》 宋·曾協

    尚記東郊千頃白,夜不聞聲曉盈尺。
    飄灑速若赴敵兵,密陣橫空誰督責。
    且從膏澤落田疇,不厭寒威凌枕席。
    曷來重見凍云凝,似欲飛花襲遺跡。

    751 《登無為冠鰲亭分韻得山字》 宋·李流謙

    岱嵩拆裂滄溟翻,驚魂去干呼復還。
    故人勸我勉自寬,圣貴揚名懲毀殘。
    十生導師超物先,誓言一拜蠲冤煩。
    曉暾破霽山云搴,匹馬弄袖風翩翩。

    752 《王正卿何道夫和嘉字韻詩至數十道夫贈予數篇》 宋·李流謙

    清言元論極邊涯,南渡風流繼永嘉。
    中散一生慵作吏,淵明無日不思家。
    悠悠官路降胸臆,苒苒年光侮鬢華。
    人說亂蛙勝鼓吹,欲將藜杖比高牙。

    753 《送薦福恩老》 宋·李洪

    二老相從寂寞濱,往來藜杖特情親。
    白頭廬阜閒司馬,杜口毗耶彼上人。
    知見普薰金斗域,伽陀語別霅溪瀕。
    紅梅已露西來意,要看全提祖令新。

    754 《次仲舅韻寄拙庵》 宋·樓鑰

    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見成疏見亦空。
    要是歸來當一見,待攜藜杖訪支公。

    755 《九日病中無酒無菊寄王信州老謝丈》 宋·趙蕃

    有身那識禁酒國,何乃飄零墮其域。
    兒曹強欲覓市酤,頗畏飲灰仍飲濕。
    重令尋菊菊未芳,飛蓬野蔓交加長。
    是知此物貴晚節,無意無俗充杯觴。

    756 《次韻簽判丈喜雪二首》 宋·趙蕃

    鬢非絲素白,顏是酒爭紅。
    獻瑞吾無與,哦詩且課功。
    要攜藜杖出,安得凍泥通。
    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757 《賀秀巖李工侍七首》 宋·程公許

    徹桑那復慮風寒,羈客相逢各好看。
    誰辦草堂棲子美,會扶藜杖過蘇端。

    758 《上元即事四首》 宋·程公許

    不用長檠換短檠,一窗圖史任縱橫。
    定知太乙青藜杖,合向書邊分外明。

    759 《壽南宗東巖四首》 宋·王邁

    杉風蘿月讀書樓,藜杖分光夜校讎。
    雙璧連科天啟齒,一珠照府客回頭。
    金閨通籍傳芳信,彩袖稱觥襯雅謳。
    浪說錦屏家慶好,銀潢元有此風流。

    760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無月》 宋·方岳

    妖蟆不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違劇晴雨,人生何苦許悲歡。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戶重修白玉盤。
    坐想西風萬袍鵠,政飛健筆寫瑯玕。

    * 關于杖藜的詩詞 描寫杖藜的詩詞 帶有杖藜的詩詞 包含杖藜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