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杖藜的詩詞(837首)
761
《春郊晚歸》 宋·胡仲弓
苔錢隨履跡,柳絮點春衣。
塔影留殘照,鐘聲出翠微。
扶將藜杖去,挑取錦囊歸。
緩步微吟久,重城半掩扉。
762
《久雨遣餉王新班》 宋·馬廷鸞
舍南舍北水漫漫,乍霽仍陰暖復寒。
石補色天原有漏,泥污后土不曾乾。
龍蛇起陸生光怪,鸞鳳翀霄怯羽翰。
聊復盤餐餉桑戶,可能藜杖過蘇端。
763
《錢于高士》 宋·何夢桂
狙公窮四三,羸馬疲鉤百。
歸來南山南,掃門謝俗客。
有客扣我扃,猿鶴驚褫魄。
行行杖青藜,吹煙照琴冊。
769
《書舍遣興二首》 宋·王炎
意里謀功業,閒中度歲年。
詩囊渾漫興,酒榼更無緣。
久客荒三徑,歸耕欠一廛。
懶扶藜杖出,回眼入陳編。
773
《綠頭鴨 為牧庵壽》 元·許有壬
論斯文,世誰方駕韓歐。
渺翩翩、舊家人物,一峰玉立高秋。
走蒲輪、鑾坡再至,照藜杖、石室重*。
要使吾元,典章文物,輝光什伯夏殷周。
774
《滿庭芳 贈韓四機宜》 元·馬鈺
機宜韓氏,不就承蔭,無心進修舉業。
惟恐名韁相引,無休無歇。
更有一般高見,鼓盆歌、轉生歡悅。
常落魄,訪村杯閑飲,不拘時節。
775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776
《次韻高安撫雄楚樓餞別》 宋·項安世
醉擘鳥絲寫玉欄,坐分鸞{左月右榷去木}膾龍肝。
已知全楚風流在,更覺將軍禮數寬。
一日樓成供燕餞,明朝岸轉憶高審。
幅巾藜杖他年事,準擬歸來得重看。
777
《監利話知縣見示詩卷》 宋·項安世
哦君五十四篇詩,燃盡青藜杖一枝。
長韻屈平經里思,短章介甫集中辭。
只因云夢曾游耳,便把江山盡得之。
割我錦機君已甚,不須更遣世人知。
778
《元夕劉知錄招飲》 宋·項安世
曾吹藜杖到蓬萊,親見銀潢鐵鏁開。
析木津頭排列宿,鰲山腳下走輕雷。
荒城夜雪欺行李,畫角晨霜送落梅。
鄰舍相呼同酒盞,也教人道上元來。
779
《謝王草場示詩卷》 宋·項安世
王郎老句合超群,曾是東萊語夜分。
多向斷崖生絕景,或于晴野度輕云。
舊吟古意無人解,新住荒園免世紛。
特地籃輿穿北郭,已聞藜杖過前村。
780
《再用前韻》 宋·章甫
紅紫今無幾,寒暄尚未齊。
春愁人更瘦,午醉日還西。
課仆除新草,呼兒檢舊題。
空庭可徐步,藜杖故相攜。
* 關于杖藜的詩詞 描寫杖藜的詩詞 帶有杖藜的詩詞 包含杖藜的古詩詞(8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