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月下的詩詞(282首)

    121 月下觀潮二首》 宋·陳師道

    隔江燈火見西興,江水清平霧雨輕。
    風送潮來云四散,水光月色斗分明。

    122 月下》 宋·李新

    俗意款能免,高情誰與論。
    惟憐今夜月,依舊照衡門。

    123 《歲暮月下有懷》 宋·姜特立

    春事侵紅蕊,年光入白髭。
    暖云籠月夜,斜照放燈時。
    羈宦元無味,清愁只有詩。
    故山無百里,夢寐數歸期。

    124 《淯月下鼓琴用淳韻》 宋·樓鑰

    老穉團欒鯉在庭,言姬為鼓玉琴聲。
    起來同作悲風曲,倍覺先秋月影清。

    125 《五月下旬夢趙文鼎書寄斯遠》 宋·趙蕃

    我不見君死,直疑君固生。
    賦詩無所寄,始復為失聲。
    雞窗已三號,不但當既鳴。
    恍云秋之中,取酒相與傾。

    126 《亨道至能對棋月下文振聞后堂歌聲逃席而起》 宋·方岳

    高梧動涼吹,月色如新磨。
    吾儕冰雪胸,如此良夜何。
    二客信不凡,一局欲燦柯。
    中庭人語寂,玉佩鳴相摩。

    127 月下》 宋·方岳

    月明正午一聲雁,山靜如秋兩袖風。
    鶴與蒼頭齊睡著,無人知我此山中。

    128 月下》 宋·方岳

    春風不到莓苔石,山月自隨煙水身。
    窮是世間常事耳,不知顛倒幾多人。

    129 《八月十四夜月下聞秋聲》 宋·仇遠

    中秋才一宿,此夜已圓明。
    星斗何曾見,云煙不敢生。
    黃花千萬粟,白發兩三莖。
    愁聽東南角,奔騰風雨聲。

    130 《剡溪月下泛舟》 宋·王铚

    歲殘清夜一溪澄,更愛千峰霽月升。
    天地高低銀色界,山川表裹玉壺冰。
    裘單擁火宜無倦,石響舟行恐不勝。
    休數興來并興盡,茲游今古亦何曾。

    131 《次韻蕃叟弟月下有感》 宋·陳傅良

    平原接翠微,修竹圍綠凈。
    乃於此中間,更以皓月映。
    佳人笑隱幾,萬物獨我正。
    幸哉吾有母,侍飲得瓶罄。

    132 《姜子平鄭華父見訪留飲月下》 宋·趙汝鐩

    敲門者誰子,二豪姜與鄭。
    揚袖入長揖,掀髯略常敬。
    于時月當階,籟聲斷四聽。
    展席交股坐,劇談飛舌競。

    133 《秋夜月下獨吟》 宋·釋文珦

    看月倚修桐,寥寥夜正中。
    西郊金氣肅,南陸火云空。
    繞樹徒憐鵲,傳書未有鴻。
    浩歌誰與和,禪意自相通。

    134 《冬至月下即事》 明·程嘉燧

    去秋寒早天多雪,今夕冬暄月似春。
    淡境味長堪送老,醉鄉戶小恰容身。
    客中兩度逢南至,酒后終宵向北辰。
    莫笑杞人憂國淚,時看云物一沾巾。

    135 月下作》 唐·齊己

    良夜如清晝,幽人在小庭。
    滿空垂列宿,那個是文星。
    世界歸誰是,心魂向自寧。
    何當見堯舜,重為造生靈。

    136 月下作》 唐·齊己

    良夜如清晝,幽人在小庭。
    滿空垂列宿,那個是文星。
    世界歸誰是,心魂向自寧。
    何當見堯舜,重為造生靈。

    137 月下笛(越調)》 宋·周邦彥

    小雨收塵,涼蟾瑩徹,水光浮璧。
    誰知怨抑。
    靜倚官橋吹笛。
    映宮墻、風葉亂飛,品高調側人未識。

    138 月下笛(越調)》 宋·周邦彥

    小雨收塵,涼蟾瑩徹,水光浮璧。
    誰知怨抑。
    靜倚官橋吹笛。
    映宮墻、風葉亂飛,品高調側人未識。

    139 《柳梢青(鑒止月下賞蓮)》 宋·趙師俠

    水滿方塘。
    菰蒲深處,戲浴鴛鴦。
    燦錦舒霞,紅幢綠蓋,時遞幽香。
    天弓搖掛孤光。
    映煙樹、云間渺茫。
    散發披襟,都忘身世,真在仙鄉。

    140 月下笛》 宋·姜夔

    與客攜壺,梅花過了,夜來風雨。
    幽禽自語。
    啄香心、度墻去。
    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殘茸半縷。

    * 關于月下的詩詞 描寫月下的詩詞 帶有月下的詩詞 包含月下的古詩詞(2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