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記業的詩詞(96首)
2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3
《病梅館記》 清·龔自珍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
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固也。
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5
《義田記》 宋·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
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
6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8
《張益州畫像記》 宋·蘇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傳言有寇至,邊軍夜呼,野無居人,謠言流聞,京師震驚。
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亂,毋助變。
眾言朋興,朕志自定。
外亂不作,變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競,惟朕一二大吏。
12
《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宋·陸游
總角人家塾,學經至豳詩,治道本耕桑,此理在不疑。
今茲垂九十,謝事居海涯,戴星理農業,未嘆筋力衰。
四月筑麥場,五月瀦稻陂。
秉火去螟蝗,磨刀翦棘茨。
西成大作社,歌鼓樂圣時。
17
《蘇幕遮 依托呂洞賓,見董真人遇仙記》 宋·無名氏
日常行,游四海。
每日街前,鬧處為乞丐。
口口相違化不回。
暗損精神,只為凡情昧。
苦勸君,生死大。
頗奈頑愚,作業貪心煞。
不肯修真犯天戒。
墮落*都,受苦無年代。
* 關于無記業的詩詞 描寫無記業的詩詞 帶有無記業的詩詞 包含無記業的古詩詞(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