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下的詩詞(1392首)
821
《偈十六首》 宋·釋行瑛
一大藏教,諸大祖師。
天下老和尚言句,總在這里。
明明向道,尚且不知。
蓋覆將來,如何會得。
822
《偈二十二首》 宋·釋洵
是非海里橫身入,豺虎群中放步行。
自是渠儂無影跡,從教天下競頭爭。
常在動用中,動用收不得。
常在萬象中,出萬象一頭。
823
《山居詩》 宋·釋延壽
心地須教合死灰,藏機泯跡絕梯媒。
芳蘭只為因香折,良木多從被直摧。
寒逼花枝紅未吐,日融水面綠全開。
支頤獨坐經窗下,一片云閑入戶來。
825
《偈頌二十四首》 宋·釋智遇
鏡容鷹爪,面目可憎。
掉發南岳,下山教化。
從臾檮林,對御講經。
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滅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話方行。
826
《題玉泉》 宋·釋仲殊
分出瑤池萬怪驚,昆墟引落最高層。
十分清是泉中玉,一漱寒生齒下冰。
凈照更無云影雜,素光疑有露華凝。
莫教明月從中現,澈底無心伴老僧。
827
《頌古二十四首》 宋·釋宗演
今朝臘月初一,次第年窮歲畢。
從教萬物凋零,這個元無變易。
諸禪老,知不知。
孤迥迥,峭巍巍。
拈來拋擲太湖里,下載清風付與誰。
829
《中秋夜不見月》 宋·孫復
長記去年中秋玩月出章堂,冰輪直可鑒毫芒。
是時家釀又新熟,呼童開席羅清觴。
纖埃不起零露下,對此陶陶樂未央。
自顧時逢堯舜世,上下清明無穢荒。
831
《登金山》 宋·唐文若
江流出岷蜀,萬折東南傾。
茲山若巨舫,勢欲扼滄溟。
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靈。
云水渺四極,下上涵日星。
832
《答曾節推》 宋·王名遂
夫君真自淦川來,書種相承教有臺。
蓬閬得時宜直上,金焦無地卻空回。
薦書共喜從天下,詩句誰能帶雨催。
細數平生歸計是,待耕明月種寒梅。
833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835
《重建峴山羊侯祠歌》 宋·王洙
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
山形卑墮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絕水闕左非其亹。
砠巔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
836
《贈徐子虛畫魚》 宋·王佐才
我嘗放意游江湖,喜從釣叟觀真魚。
有時臨溪行復坐,秋水無風魚自如。
鱗鱗鬣滑隨上下,回旋戲躍形皆殊。
兩兩相逢若對語,聚頭戢戢搖雙須。
837
《中秋聯句》 宋·吳浚
棘闈受得樹涼多,耿耿孤燈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無月,雨工先為洗銀何。
中秋此去日無多,笑問青天雨若何。
舊日仙槎應好在,西風吹送上天河。
838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宋·吳說
扁舟東下初乘興,明月南飛竟失群。
田父語言時近道,世人嘲笑尚論文。
九山斂氣橫寒野,一塢朝陽聚暖云。
勝處借人教暫看,后來何必問靈氛。
839
《詩贈晚學李君》 宋·邢仙老
久掩山齋看古經,但矜猿鶴事高情。
爐中且喜丹砂死,巖下近聞朱草生。
堪鄙塵寰馳妄理,莫教流俗聽希聲。
清溪有路無人識,獨弄滄浪一濯纓。
840
《憶遠曲》 宋·許琮
露下花寒香不起,單羅輕薄如秋水。
梧桐聲定金鋪關,長看對月青天閑。
淚眼看春不知處,楊花化作浮萍去。
可憐環佩參差光,采蓮獨自艷南塘。
菖薄如劍南塘曲,亂割波文碎空綠。
今夜音書欲寄君,莫教疑殺鯉魚群。
* 關于教下的詩詞 描寫教下的詩詞 帶有教下的詩詞 包含教下的古詩詞(13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