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下的詩詞(1392首)
721
《卜居》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
“余有所疑,原因先生決之。
725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726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729
《浣溪沙》 宋·張孝祥
樓下西流水拍堤。
樓頭日日望春歸。
雪晴風靜燕來遲。
留得梅花供半額,要將楊葉畫新眉。
莫教辜負早春時。
732
《神光燦》 元·丘處機
推窮三教,誘化群生,皆令上合天為。
慕道修真,行住坐臥歸依。
先須保身潔凈,內常懷、憫物慈悲。
挫剛銳,乃初心作用,下手根基。
734
《古風 丘處機》 當代·金庸
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
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
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枉勞形。
安得大千復混沌,免教造物生精靈。
735
《缺題》 明·李東陽
玉幾終宵坐,彤闈徹曉通。
孫謀思祖訓,家教托儲宮。
天語丁寧際,龍顏仿像中。
此身真隔世,地下倘相從。
¤
736
《臨江仙 游圓明園》 現代·顧隨
眼看重陽又過,難教風日晴和。
晚蟬聲咽抱涼柯。
長天飛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腳下荒坡。
登臨還見舊山河。
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陽多。
737
《臨江仙 游圓明園》 現代·顧隨
散步閑扶短杖,正襟危坐高岡。
一回眺望一牽腸。
數間新草舍,幾段舊宮墻。
何處雞聲斷續,無邊夕照輝煌。
亂山衰草下牛羊。
教人爭不恨,故國太荒涼。
738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 關于教下的詩詞 描寫教下的詩詞 帶有教下的詩詞 包含教下的古詩詞(13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