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故心人的詩詞(2553首)

    561 《漢宮春·梅》 宋·晁沖之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
    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
    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詠物梅花

    562 《季梁諫追楚師》 先秦·左丘明

    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于瑕以待之。
    隨人使少師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漢東也,我則使然。
    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

    古文觀止勸諫憂國憂民

    563 《上梅直講書》 宋·蘇軾

    軾每讀《詩》至《鴟梟》,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
    及觀《史》,見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

    古文觀止感恩書信

    564 《豫讓論》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

    古文觀止史論寫人

    565 《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
    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
    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觀止哲學理論

    566 《登徒子好色賦》 先秦·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
    愿王勿與出入后宮。
    "
    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

    寫人

    567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詠物

    568 《鶯啼序》 宋·吳文英

    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
    斷霞晚、笑折花歸,紺紗低護燈蕊。
    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拖鳳股盤云墜。
    聽銀床聲細。

    愛情荷花

    569 《正月》 先秦·佚名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
    民之訛言,亦孔之將。
    念我獨兮,憂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憂以癢。

    詩經抒情怨刺

    570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懷才不遇

    571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572 《白頭吟》 唐·李白

    錦水東北流,波蕩雙鴛鴦。
    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
    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長門愁日暮。

    樂府女子抒情失意

    573 《北征賦》 兩漢·班彪

    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
    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
    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絕跡而遠游。
    朝發軔于長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宮。

    辭賦精選紀行

    574 《送孟東野序》 唐·韓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575 《論盛孝章書/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魏晉·孔融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為始滿,融又過二。
    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

    哲理故事

    576 《哀時命》 先秦·莊忌

    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與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屬詩。
    夜炯炯而不寐兮,懷隱憂而歷茲。

    楚辭

    577 《酒徒遇嗇鬼》 未知·佚名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慳吝之徒。
    嗜酒者曰:“望詣貴府一敘,口渴心煩,或茶或酒,求止渴耳。
    ”故人曰:“吾賤寓甚遐,不敢勞煩玉趾。
    ”嗜酒者曰:“諒第二三十里耳。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578 《黃生借書說》 清·袁枚

    黃生允修借書。
    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
    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議論抒情

    579 《七哀詩三首·其二》 魏晉·王粲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岡有余映,巖阿增重陰。
    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抒情思鄉憤懣

    580 《滿江紅·斗帳高眠》 宋·無名氏

    斗帳高眠,寒窗靜、瀟瀟雨意。
    南樓近、更移三鼓,漏傳一水。
    點點不離楊柳外,聲聲只在芭蕉里。
    也不管、滴破故鄉心,愁人耳。

    * 關于故心人的詩詞 描寫故心人的詩詞 帶有故心人的詩詞 包含故心人的古詩詞(25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