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接下的詩詞(1021首)

    421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清·鄭燮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
    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灑然不倦。

    書信讀書

    422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2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24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425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426 《哀郢二首》 宋·陸游

    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
    章華歌舞終蕭瑟,云夢風煙舊莽蒼。
    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
    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

    懷古感慨國家

    427 《浣溪沙》 宋·周邦彥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
    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428 《鷓鴣天·門外黃塵點*人》 元·姬翼

    門外黃塵點*人。
    山童不敢啟云扃。
    石壇清坐神游北,徑及無何接玉京。
    香靄靄,氣盈盈。
    蟠蛟飛鳳會云朋。
    自傾碧酒重玄飲,醉里乘風下太

    429 《蒼梧即事(三首)》 明·解縉

    蒼梧城北系龍洲,水接南天日夕流。
    冰井鱷池春草合,火山蛟室夜光浮。
    千家竹屋臨沙觜,萬斛江船下石頭。
    伏枕夢回霄漢遠,珮聲猶在鳳凰樓。
    ¤

    430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431 《浦子口作寄吳隱君夢旸》 明·吳兆

    潮滿金陵渚,風高浦子城。
    煙帆來楚色,霜葉下秋聲。
    水國開千市,天家駐五兵。
    旌旗搖列壘,鼓角動連營。

    432 《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宋·文同

    幡翣離三殿,簫笳接兩都。
    堯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
    豈并游韶石,應同去鼎湖。
    愁聞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433 《同聲歌》 未知·張衡

    邂逅承際會。
    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
    恐{日栗}若探湯。

    434 《西江月·山拱羅城四面》 宋·陳德武

    山拱羅城四面,柳營橫接江東。
    十年前事影隨風。
    今日宛如春夢。
    天下幾多郵驛,人生到處飄蓬。
    丹霞樓上再相逢。
    橫笛為君三弄。

    435 《平江》 元·陳孚

    滄浪亭下望姑蘇,千尺飛橋接太湖。
    故里空傳吳稻蟹,寒祠猶記晉莼鱸。
    芙蓉夜月開天鏡,楊柳春風擁畫圖。
    為問館娃歌舞處,鶯花還似昔年無?

    436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離別》 元·劉庭信

    想人生最苦離別。
    三個字細細分開,凄凄涼涼無了無歇。
    別字兒半晌癡呆,

    437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釜下燒桑柴,取繭投釜中。
    纖纖女兒手,抽絲疾如風。
    田家五六月,綠樹陰相蒙。
    但聞繅車響,遠接村西東。

    438 《雨夕行》 明·何景明

    城頭雨腳黑不斷,階下凍潦流已滿。
    出門咫尺無所適,積霧連云接平坂。
    城中家人沈與趙,我忽思之費招挽。
    趙子閉門臥不出,沈生沖泥來獨晚。

    439 《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 明·李夢陽

    憶昔蕤賓初,皇疾輟臨仗。
    維日白氣亙,黑風復排踢。
    俄傳天柱折,忽若慈母喪。
    帝本堯舜姿,末履轉清伉。

    440 《望廬山》 清·姚鼐

    我行昨出廬山西,藤竹蒼蒼陰虎溪。
    東林鐘聲晚出寺,高崖木葉秋平溪。
    白云萬疊倏然合,窈眇回聽清猿啼。
    洪州三月憶惝惚,徑駕歸艇輕于翳。

    * 關于接下的詩詞 描寫接下的詩詞 帶有接下的詩詞 包含接下的古詩詞(10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