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拾遺的詩詞(168首)

    1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唐·孟浩然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訪友寫景感傷

    2 《寄左省杜拾遺》 唐·岑參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唐詩三百首仕途感慨

    3 《人日寄杜二拾遺》 唐·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思念

    4 《寄杜拾遺》 唐·任華

    拾遺,名甫第二才甚奇。
    任生與君別,別來已多時,何嘗一日不相思。
    拾遺,知不知?

    5 《陳拾遺故宅(宅在射洪縣東七里東武山下)》 唐·杜甫

    拾遺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揚荒山日,慘澹故園煙。
    位下曷足傷,所貴者圣賢。
    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

    6 《陳拾遺故宅(宅在射洪縣東七里東武山下)》 唐·杜甫

    拾遺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揚荒山日,慘澹故園煙。
    位下曷足傷,所貴者圣賢。
    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

    7 《送竇拾遺赴朝因寄中書十七弟(竇拾遺叔向其弟竇舒也)》 唐·李嘉祐

    自嘆未沾黃紙詔,那堪遠送赤墀人。
    老為僑客偏相戀,素是詩家倍益親。
    妻兒共載無羈思,鴛鷺同行不負身。
    憑爾將書通令弟,唯論華發愧頭巾。

    8 《自城東至以詩代書,戲招李六拾遺、崔二十六先輩》 唐·白居易

    青門走馬趁心期,惆悵歸來已校遲。
    應過唐昌玉蕊后,猶當崇敬牡丹時。
    暫游還憶崔先輩,欲醉先邀李拾遺
    尚殘半月蕓香俸,不作歸糧作酒貲。

    9 《蒙召拜拾遺書情二首》 唐·費冠卿

    拾遺帝側知難得,官緊才微恐不勝。
    好是中朝絕親友,九華山下詔來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來任運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慚驚動國中人。

    10 《送崔拾遺赴闕》 唐·朱慶馀

    清貌凌寒玉,朝來拜拾遺
    行承天子詔,去感主人知。
    劍佩分班日,風霜獨立時。
    名高住不得,非與九霄期。

    * 關于拾遺的詩詞 描寫拾遺的詩詞 帶有拾遺的詩詞 包含拾遺的古詩詞(1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