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須的詩詞(953首)
744
《過永壽縣》 宋·李石
驅馬上危坂,暮鞭搖客愁。
峰巒驚滿目,咫尺擬回頭。
紅樹映野店,白云藏縣樓。
須知此北下,地底風豳州。
745
《送新趙宰》 宋·李石
身作涪江未歸客,更送行人出南陌。
行人磊落高皇孫,桃李賨城看朱白。
高才觸事無不爾,百里莫嫌民社窄。
魯恭卓茂意何者,豈有居官名赫赫。
746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747
《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 宋·曾協
秋到人間斂麴塵,于門初見矞星辰。
須知宇內風云合,況是天邊雨露新。
盛德可容窺底蘊,殊功端自見經綸。
不應久袖安邦手,運指從教轉大鈞。
750
《再和》 宋·姜特立
合居瑣闥蔭庭槐,底事康衢走俗埃。
莫買漁舟便歸去,好提鴻筆記方來。
湖山剩有詩神助,事業寧須官鬼催。
知道此綸未施用,出屯行矣掃云雷。
751
《寄汪尚書》 宋·姜特立
五十年間嘆闊疎,相忘兩地復江湖。
書來筆底驚強健,詩去吟邊想步趨。
好對青山看歌舞,莫嫌紅粉笑髭須。
鳳毛已有哦松韻,尚記金華舊范橫。
755
《次韻十詩》 宋·樓鑰
自憐鶴發奉慈親,家舅還欣托寶鄰。
已向云間收倦翼,甘從波底作潛鱗。
幸然松菊連三徑,誰謂神仙隔一塵。
野服相從成二叟,不須更現宰官身。
757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759
《壽安撫伯父》 宋·樓鑰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綸才,剸劇裁繁特余事。
760
《和曾知運寄兄詩二首》 宋·廖行之
得喪區區指屈伸,褰裳歸去楚江濱。
莼鱸到底秋風美,牛斗依然夜氣新。
滿壑煙霜供嘯傲,傳家詩禮照清貧。
不須變姓吳門隱,自有相從化鶴人。
* 關于底須的詩詞 描寫底須的詩詞 帶有底須的詩詞 包含底須的古詩詞(9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