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石的詩詞(957首)
481
《山行和韻》 宋·趙處澹
歷窮山底路,渾不見人家。
傍石尋丹鼎,隨云到玉華。
蝶幽停蕙蕊,鹿飽臥苔花。
中有胡麻甑,香泉浸碧沙。
485
《登東山》 宋·鄭厚
小雨上東山,層層著意看。
尋泉行處僻,就石坐來寒。
赤舄歸周旦,蒼生起謝安。
功能成底事,一抹暮云殘。
487
《馮公嶺》 元·許謙
層巒疊嶂危相倚,亂石飄風涌秋水。
寒松荒草間蒼黃,照眼崢嶸三十里。
初如井底觀天門,一峰巍然中獨尊。
縈回百折至絕頂,俯視眾嶺來兒孫。
488
《游龍巖三洞之間》 元·周砥
商顏紫芝久不采,淮南丹書竟安在。
仙人勸我三洞游,身如騎龍到東海。
海氣茫茫云霧回,白波卷雪連山來。
雙童手弄海底日,紅光一道金蓮開。
489
《自詠十律》 元·丁鶴年
金銀宮闕五云鄉,曾見群仙奉玉皇。
濟濟夔龍興禮樂,桓桓方虎靖封疆。
自淪碣石滄溟底,誰索玄珠赤水旁。
獨有遺民負悲憤,草間忍死待宣光。
¤
491
《題吳仲圭平遠圖》 明·鮑恂
蒼山遙遙幾千里,綠樹參差碧煙起。
雙帆忽從江上歸,影落斜陽濕秋水。
林陰蒼莽鳥不飛,石徑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縛茅屋,沙尾亦足容漁磯。
495
《靖安八詠》 明·古春蘭公
陳檜昔聞后庭花,今見禎明檜。
雙劍列雌雄,每與風雨會。
艮岳莫可移,夜挾驚霆壞。
至今左紐枝,老氣發光彩。
497
《覆舟山臨望》 明·顧源
覆舟山頭霽景明,長松落落厓石平。
回巒秀嶺低復昂,傳聞此地為臺城。
南望建章宮,佳氣何郁蔥。
秦淮樹中流,遙與宮門通。
498
《俞將軍引》 明·郭真順
將軍開國之武臣,早附鳳翼攀龍鱗。
煙云慘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輪。
前年領兵下南粵,眼底群雄盡流血。
馬蹄帶得淮河冰,灑向江南作晴雪。
499
《探蓮曲》 明·韓邦靖
江南七月蓮花開,江上女兒采蓮來。
桃頰雙垂映秋水,菱歌一曲望春臺。
春臺一望隔千山,征客秦關更楚關。
妾意如舟元不定,郎行似水何時還。
500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 關于底石的詩詞 描寫底石的詩詞 帶有底石的詩詞 包含底石的古詩詞(9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