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石的詩詞(957首)
461
《游金山》 宋·潘景良
嵌巖穹窿,屹立乎江中。
崩湍下瞰不見底,巨石崛出高摩空。
混沌破來到今幾萬歲,雄奇秀麗胡為乎此山兮夕鐘。
長江西來一萬里,當空削出金芙蓉。
462
《大滌洞天留題》 未知·彭老
九峰嵯峨擁金碧,來游知費幾兩屐。
石虹妥玉飛雪寒,蘿屏削紫春云濕。
仙蹤誰言隔弱水,時見石盤敲玉子。
千年箬底遺丹紅,桃花洞口吹天風。
463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464
《過龜山》 宋·樸寅亮
巖巖峻石疊成山,下著珠蠙一水環。
塔影倒垂淮浪底,鐘聲搖落碧間。
門前客棹洪濤急,竹下僧棋白日閑。
一奉勝游堪惜景,故留詩句約重還。
467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深明無底,靈異無根。
案山行盡,不見有家。
識浪瀝乾,不見有己。
石女掣開金鎖鑰,木人撥動玉輪機。
方信道從佛口生,法化生得佛法分。
469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470
《與錢孝先游洞霄》 宋·孫元卿
玄冥相我作山行,卷卻重陰放曉晴。
但見峰巒互扃鎖,不知宮闕隱崢嶸。
云根洞穴篝燈入,井底波瀾撫掌生。
喚客入山遠送客,淙琤猶記石泉聲。
472
《賀李憲校書生子》 宋·王子俊
乃翁學海深無底,材如莫耶淬清水。
天教乞與玉麒麟,拍手歡呼為公喜。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可憐秀氣無著處,都為此子融精神。
474
《題愚溪》 宋·邢恕
溪流貫清江,湍瀨亙百里。
龍蛇幾盤紆,雷雨忽奔駛。
石橫渠狀穿鑿,怪力祖誰氏。
突如見頭角,虎豹或蹲峙。
475
《留別龍隱巖》 宋·許子紹
矯首初來北斗峰,直穿山腹作玲瓏。
石間蛻骨痕猶在,淵底藏死不更通。
霖雨幾時巖墅去,臥龍底處草廬空。
眼中要識真英物,寓亦何勞想下風。
476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478
《楊高士聽彈琴》 宋·姚舜陟
我來請雨謁龍公,日腳已斂云沖融。
解衣盤礴暫小憩,清談對此兩相翁。
霏霏鋸屑引意靜,爇鼎忽聞彈絲桐。
少年水師貌頗古,十指捲袖如剝蔥。
479
《南雁西洞》 宋·葉群
石門深窅鎖丹霞,倚馬西風日欲斜。
幽境已無塵俗氣,白云尚有翠微家。
林間摘句書紅葉,澗底烹泉帶落花。
向晚且從西洞息,碧山明月正堪賒。
480
《送硯與整套元真廣文》 宋·俞君選
插天萬仞芙蓉峰,茫茫積翠連青空。
中有千年蒼玉骨,山奇水怪秀所鐘。
湯崖絕壁不可到,虎豹守護煙蘿封。
一朝良工奪天造,云斤月斧磨玲瓏。
* 關于底石的詩詞 描寫底石的詩詞 帶有底石的詩詞 包含底石的古詩詞(9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