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底號的詩詞(145首)

    101 《寒林石屏》 宋·王令

    虢山之遠數千里,虢石之重難將持。
    舟車虢來每苦重,釜盎尚棄不肯攜。
    茍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遠載以來。
    何況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換千瓊瑰。

    102 《題張彥實舍人墓下涌泉亭》 宋·曾幾

    紫薇花底人,去作泉下夢。
    佳城閉青春,風木號永痛。
    寒泓孰出之,甘冽可抱甕。
    乃知主地神,效此清凈供。

    103 《蒲生鐘馗》 宋·文同

    寒風酸號月慘苦,梟飛狐鳴滿墟墓,叢棘亂礓翳野霧。
    古社禿剝倒枯樹,下有三鬼相嘯聚,初行誰家作{外門內主}忤。

    104 《度劍有日高永康以詩送行次韻》 宋·洪咨夔

    紫巖護川陜,號令賊膽寒。
    客有屏山劉,萬甲胸中蟠。
    石湖牧參井,遨頭黃金鞍。
    亦有山陰陸,春風迸詩肝。

    105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106 《贈城西謝知堂》 宋·白玉蟾

    蓬萊山上神仙翁,道貌挺挺喬如松。
    雙眸炯炯黑於漆,臉邊隱隱如桃紅。
    有時仰天笑開口,撮起崑崙歸右手。
    忽然虛空跌落地,不覺滿腹藏星斗。

    107 《親祀南郊詩》 宋·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餌系戎胡,包束戈矢。

    108 《奉報趙王出師在道賜詩》 南北朝·庾信

    上將出東平。
    先定下江兵。
    彎弓伏石動。
    振鼓沸沙鳴。

    109 《淮壖》 宋·晁補之

    淮壖日沒風卷沙,黃昏飛雪如落花。
    孤舟有客寒不飲,欹枕關篷夜憶家。
    雪飛篷底灑我額,篷隙虛明來曉色。
    紙屏布被風颼颼,驚起開篷滿船白。

    110 《徐孺亭》 宋·蘇轍

    徐君郁郁澗底松,陳君落落堂上棟。
    澗深松茂不遭伐,堂毀棟折傷其躬。
    二人出處勢不合,譬如日月行西東。
    胡為賓主兩相好,一榻掛壁吹清風。

    111 《次韻宋傳道夜雨聞捷》 宋·韓元吉

    邊地山川自漢家,蠭旗圖畫拂云斜。
    江干戰騎膺如虎,塞上神兵斧似鴉。
    羽檄故應煩號令,星車底用賦皇華。
    軍聲旨日騰三捷,陣勢他年本六花。

    112 《鳥夜啼》 宋·姜夔

    老烏棲棲飛且號,晨來枝上啄楮桃。
    楮桃已空楮葉死,猶啄枯枝覓蟲蟻。
    老烏賦分何其貧,未啼已被鄰公嗔。
    吁嗟老烏不自省,墻頭屋上紛成群。

    113 《次韻奉送李季言四首》 宋·張元干

    藩鎮各傳新號令,山河那復舊提封。
    歸時剩語騎鯨老,堅臥無如澗底松。

    114 《聽蛙》 明·劉基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條風入綺窗,清晨細雨霏檐瓦。

    115 《徐八圣猷碾茶有作因酬之》 宋·吳則禮

    北湖老矣不事事,日割黃羊分大胾。
    底物堪澆塊磊胸,即今斗焙惟高峰。
    邊頭那知見阿八,端笑吾人號癡絕。
    喚取阿八來細評,沙泉水甘似中{左氵右霝}。

    116 《以淮白寄公卷》 宋·吳則禮

    淮魚潑潑初飽霜,頳尾寧數河之魴。
    即今誰獨可寄似,風味高徹惟曾郎。
    曾朗結發傍輦轂,黃頭號舊厭官廚肉。
    藜藿奚為便作魔,九年雷繞羈臣腹。

    117 《過洞庭》 宋·張栻

    城頭雞一號,浩蕩風腳回。
    篙師起相呼,牽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聽,波浪聲轟豗。
    窗間試一覘,萬頃銀山開。

    118 《紀關隴》 宋·鄭剛中

    十載三光分,號令南北阻。
    四達禮義鄉,限礙成蠻楚。
    帝王豈無真,社稷固有主。
    欃槍不待射,避路過河滸。

    119 《黃楊巖》 宋·鄧肅

    石壁巉巖驚鬼劃,異草幽花鎖春色。
    群山迤邐不能高,突兀獨磨霄漢碧。
    芒鞋千尺上崔嵬,手摘星辰腳底雷。
    撥破煙云得洞戶,醉眼恐是天門開。

    120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 關于底號的詩詞 描寫底號的詩詞 帶有底號的詩詞 包含底號的古詩詞(1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