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底號的詩詞(145首)
81
《古意》 明·徐居正
海底珊瑚高幾丈,千年試作千尋網。
萬牛挽出滄溟深,蛟龍怒號霹靂響。
扶桑日浸紅濤熱,光華照曜黃金闕。
季倫本是粗男兒,金椎一擊紛如雪。
82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83
《游道場山何山》 宋·蘇軾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84
《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二首》 宋·蘇軾
仙風入骨已凌云,秋水為文不受塵。
一噫固應號地籟,余波猶足掛天紳。
買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勞挽六鈞。
莫向百花潭上去,醉翁不見與誰春。
85
《瞿唐行》 宋·范成大
川靈知我歸有程,一夜漲痕千丈生。
中流擊楫洶作氣,夾岸簸旗呀失聲。
不知灩澦在船底,但覺瞿唐如鏡平。
鑿峽疏川狠石破,號山索飲飛泉驚。
86
《寶現溪》 宋·范成大
粲粲罨畫沙,鱗鱗麴塵水。
朝陽相發揮,光景艷孔翠。
寧聞雙溪號,但見縠紋細。
神魚不謀食,終日印潭底。
躍珠本具眼,聊共阿師戲。
收藏更傳寶,一笑落第二。
87
《書嘆》 宋·陸游
無能自號癡須老,尚健人驚矍鑠翁。
未向松根藏病骨,尚尋花底醉春風。
翩翩孤影如歸鶴,冉冉流年付斷蓬。
曾謁高皇識隆準,傷心無復一人同!
88
《題庵壁》 宋·陸游
竹間僅有屋三楹,雖號吾廬實客亭。
已斷雨聲重點滴,欲殘燈影更晶熒。
酒惟排悶難中圣,茶卻名家可作經。
頭眩減來還病蹇,何時徹底得康寧?
89
《題庵壁》 宋·陸游
衰發蕭疏雪滿巾,君恩乞與自由身。
身并猿鶴為三友,家托煙波作四鄰。
十日風號未成雪,一年梅發又催春。
漁舟底用勤相覓,本避浮名不避人。
91
《寄題連江陳氏拂石軒》 宋·陸游
平生聞說西江水,百丈奫淪深見底,漁舟來去白鷗飛,上有綸巾隱君子。
作詩自許輩陶謝,嘯傲煙云弄清泚。
紛紛聲利滿人間,耳本不聞安用洗。
李公過江號高流,逸氣凜凜橫清秋;沙邊一笑偶邂逅,掃石蔭松相獻酬。
94
《送羅正夫主簿之官余干》 宋·楊萬里
君家人物已數世,後有秘丞前給事。
近來復見鄉先生,武岡使君五經笥。
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連城。
妙年已號萬人敵,強仕初登千佛名。
番君小屈習鑿齒,且與剌頭簿書底。
即看給札試蘭臺,飛上木天校文字。
99
《感興》 宋·王禹偁
吾嘗入深山,溪谷寒且冱。
杉檜頗凌云,歲月自朽蠹。
般輸目不見,何由用斤斧。
東山大夫松,中岳金雞樹。
100
《夢回》 宋·劉克莊
跳出槐安有底忙,何須更待熟黃粱。
牙簽載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
效玉川生稱銳漢,愛楊處士號憨郎。
山中豈不差岑寂,猶勝人間臭腐腸。
* 關于底號的詩詞 描寫底號的詩詞 帶有底號的詩詞 包含底號的古詩詞(1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