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幡花的詩詞(187首)

    121 《和晏太尉西園晚春》 宋·宋祁

    風花幡幡續去條,一朝歡盡負霞朝。
    人間賦筆如公少,借問離愁著底澆。

    122 《扈從至奉先寺回》 宋·宋祁

    寶剎虹幡蔽曙霞,中天凝蹕轉云車。
    不妨歸路王城遠,滿袖飛花雜雨花。

    123 《何處春深好二首》 宋·張耒

    何處春深好,春深禪宿家。
    茶爐寒夙火,佛案曉添花。
    壞宅無妖火,通途有寶車。
    院深人不到,幡影逐風斜。

    124 《句》 唐·司空圖

    忍事敵災星。
    物望傾心久,兇渠破膽頻。
    鼎飫和方濟,臺階潤欲平。
    夜短猿悲減,風和鵲喜虛。

    125 《再次前韻》 宋·黃庭堅

    久狎漁樵作往還,曉風宮殿夢催班。
    鄰娃似與春爭道,酥滴花枝彩剪幡。

    126 《春貼子詞·皇后閣五首》 宋·司馬光

    寶勝金幡巧斗功,彩花蠟燕揚和風。
    玉盤翠苣映紅蓼,捧案朝來獻兩宮。

    127 《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 宋·司馬光

    皇家駿命承蒼穹,烝民這杰生維嵩。
    圣賢會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三階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華戎。
    人情誰不樂將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128 《廬山高歌》 宋·歐陽修

    廬山高哉,幾萬仞兮,根盤幾百里;峨然屹立乎長江。
    長江西來走其下,是為揚瀾左蠡兮,洪濤巨浪日夕相沖撞。
    云消風止水鏡凈,泊舟登岸而望遠兮,上摩青蒼以靄,下壓后土之鴻龐。
    試往造乎其間兮,攀緣石磴窺空欲。

    129 《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 宋·歐陽修

    廬山高哉幾千仞兮,根盤幾百里,◇然屹立乎長江。
    長江西來走其下,是為揚瀾左里兮,洪濤巨浪日夕相舂撞。

    130 《沁園春·奏捷淮堧》 宋·無名氏

    奏捷淮堧,勒功燕石,鼓吹凱旋。
    正歸班玉筍,花袍方卸,彩衣亟著,忠孝雙全。
    清德獨高,皇心簡注,燕寢凝香朱兩幡。
    君王問,錄屏風姓字,趣對金鑾。

    131 《錢塘送馬使君之吳中》 明·高啟

    樟亭離席散,遙發畫幡車。
    飛雉新阡麥,啼鶯故苑花。
    望山登郡閣,行水到田家。
    莫道凝香句,前人獨可夸。

    132 《春晚》 宋·晁說之

    春晚何為尚絮袍,強尋樂事慰無聊。
    鍛聲不讓雨聲急,花影爭隨幡影高。
    莫問糇糧難卒歲,且無甲馬在今朝。
    書成泥首懶櫬櫬,定是蒼生不我遭。

    133 《立春二首》 宋·劉克莊

    絲切登盤菜,花垂插鬢幡。
    老人總無分,回施與諸孫。

    134 《送真西山再鎮溫陵》 宋·劉克莊

    父老香花夾路催,朱幡那忍更徘徊。
    弓張至此尤宜弛,珠去安知不復回。
    海上有艘堪致粟,洛中無篚勝生財。
    泉人畢竟修何福,消得西山兩度來。

    135 《次韻張迪功春日》 宋·陳與義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無一半寒。
    不覺轉頭逢歲換,便須揩目待花看。
    爭新游女幡垂鬢,依舊先生日照盤。
    從此不憂風雪厄,杖藜時可過蘇端。

    136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斗巧花枝金剪幡,夸多菜縷玉為盤。
    君王賸欲娛佳節,總把時新輟大官。

    137 《次韻邢懷正通判游蔣山》 宋·周必大

    仙人薄蓬萊,乘槎度河滸。
    舊觀桑田變,今訪鐘山古。
    駕言出東門,恍若之帝所。
    朝曦霽青霜,楓葉落紅雨。

    138 《早春》 宋·毛滂

    女夷爭名亦早計,凌寒破臘回春意。
    不待梅花送消息,細風平日先妍媚。
    野塘冰魚翻暖綠,官橋煙柳搖寒翠。
    佳期傅鬢耐時節,彩幡初帖宜春字。

    139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140 《建溪十詠其七大中塔》 宋·楊億

    雞園開凈土,雁塔倚寒空。
    風鐸和清梵,晴幡映彩虹。
    香花傾海國,金碧擬天宮。
    絕頂登臨處,谿山一掌中。

    * 關于幡花的詩詞 描寫幡花的詩詞 帶有幡花的詩詞 包含幡花的古詩詞(1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