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嶺的詩詞(758首)

    241 《每歲正月度太陽半山間有梅花嘗以此時開每》 宋·鄭剛中

    孤根抱石半巖生,玉骨知春自發榮。
    我有此間來往債,年年須挽一權行。

    242 《丁朱四朋與了叔佩還錢塘道浦江井坑賦此詩》 宋·鄭剛中

    扁舟絕驚濤,芒履陟修
    躋攀雖小勞,窈窕豈人境。
    巨石開雙關,有道細如綆。
    其中漸寬虛,闊步隨所逞。

    243 《過佛教子》 宋·李彌遜

    岡回轉翠相重,覓語酬山未了工。
    卻恐前一是摩詰,此身今落花圖中。

    244 《至華子初見黃山天都峰》 宋·李彌遜

    華子頭云蕩胸,秋高木落萬山重,巨靈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245 《云際》 宋·鄧肅

    狂直初無涉世才,雷公斥下九天來。
    面沖風雪吹三月,馬避干戈易四回。
    帶雪燒柴平體粟,瀝槽沽酒慰饑雷。
    如聞明日登閩,茅舍春風夜滿懷。

    246 《茶》 宋·馮時行

    依然在,芳根久已陳。
    山靈如感舊,亦合厭荊榛。

    247 《梅亭蓋舊太守徐公禋所作傳者謂公得庾梅移》 宋·吳芾

    種梅我始效徐公,已覺幽香鼻觀通。
    寄語后人無剪伐,要令凋郡識春風。

    248 《步過仙霞》 宋·李洪

    迢遞南詢過百城,五漿先饋不須驚。
    侵尋老境凋雙鬢,耿介孤忠有寸誠。
    入眼越山多秀色,背人閩水大無情。
    扶筇趼步仙霞,自笑媻跚勃窣行。

    249 《前行路難馮公作》 宋·李洪

    君不見馮公之摩蒼天,危梁峻坂相屬聯。
    樵夫跬步不得上,仰視懸石勢欲顛。
    下有飛泉瀉鳴瀑,舂撞嵓竇匯山麓。
    飛流濺沫冰雪寒,蘿蔦荒林猿狖伏。

    250 《過蒼》 宋·樓鑰

    崇朝辛苦上孱顏,泥徑初平意暫閒。
    東頭移野步,眼前便得處州山。

    251 《賀雪八盤上作》 宋·樓鑰

    平時臥雪似袁安,誰肯凌晨犯苦寒。
    百辟班中因族賀,八盤上得遙看。
    層層觀闕瓊樓聳,納納乾坤玉宇寬。
    悵望仙山何處是,欲從此地徑驂鸞。

    252 《千秋》 宋·虞儔

    輕陰漠漠雨班班,上風來一解顏。
    已是去天才尺五,卻令緩步有躋攀。
    飛泉百道縈羅帶,列岫千峰擁翠鬟。
    應是北堂春正滿,幾回回首望家山。

    253 《澗舖道中四首》 宋·趙蕃

    路縈紆合,泉流詰曲通。
    田毛無歲旱,山課與耕同。

    254 《上七里》 宋·趙蕃

    天公知我行良苦,垂上時容少晴。
    登山著履自不惡,臥游作圖空復情。
    此來豈止試腳力,政坐久不尋詩盟。
    山樊雪白藤花赤,高樹木蘭低紫荊。

    255 《鑿磨》 宋·趙蕃

    重岡向背迷,瘦筇深與病夫宜。
    早禾未割尤艱食,過午人家猶未炊。

    256 《昌化縣西廣福寺前上有古松一株甚奇每過其》 宋·汪莘

    虎攫龍跧數百秋,灘聲長繞半天流。
    老僧不與人間事,獨立門一點頭。

    257 《重陽陪諸鄉丈游水樂洞過風篁龍井張飲觀雨》 宋·程公許

    凜秋天氣佳,令節天賜沐。
    客居意莫展,勝賞諾已宿。
    風澹湖不波,霧斂山更簇。
    畫舫厭囂喧,筍輿恣追逐。

    258 《送友人持節南》 宋·周弼

    吳云迢遞楚云鮮,從此南征路幾千。
    漢使五羊登日,魯經三豕渡河年。
    榕穿白草飛蠻雨,椒落黃芽起瘴煙。
    待及戍瓜多載石,定無番貨入歸船。

    259 《下》 宋·衛宗武

    望前村,參差去路分。
    數疇田接垅,一穗爨生云。
    古樹藏山脅,幽泉潄石齦。
    巖居非不隱,士馬亦紛紛。

    260 《自桃歷諸隴后返至唐村庵》 宋·衛宗武

    扶杖穿桃,山行歷幾村,嵚崎窮絕巘,旋折反窮源。
    地迥猶仙隱,山多隔市喧。
    層巒互將送,不覺月黃昏。

    * 關于嶺的詩詞 描寫嶺的詩詞 帶有嶺的詩詞 包含嶺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