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嶺的詩詞(758首)

    281 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 宋·項安世

    背立梧桐,面對匡廬峰。
    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
    萬山左右衛,如陣復如墉。
    壯哉天地間,偉觀人所鐘。

    282 《二十九日過小將軍大將軍》 宋·項安世

    參差意出群,行人遙指兩將軍。
    黥彭只麼空山老,不向中原早策勛。

    283 《寒塘洑望黃羆》 宋·項安世

    憶上黃羆,年時白汗傾。
    如今青笠底,臥看黑云生。
    山骨穿江過,巖頭夾岸獰。
    傾嗔舟輯駛,故作石灘鳴。

    284 《石滑澾》 宋·項安世

    滑澾上十年前,黃泥白石故依然。
    舊時茅舍無尋處,一我能消幾十年。

    285 《上分水》 宋·張嵲

    夜半風撼山,苦雨歇初曉。
    高峰吹成冰,草樹葉盡縞。
    行行入云中,稍稍臨木杪。
    恍疑天宇近,漸覺溪溜小。

    286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故殿檐陰石匯泉,針魚苔凈樂回旋。
    持杯挹取雖無暇,照影心腸更灑然。

    287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野香別是一般風,驀直平岡好翠松。
    更許虛空畫山水,細鋪霞浪襯云峰。

    288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山腰路轉涌蒼蛇,山下修筠媚白沙。
    正要澄江舒倦眼,莫教緣岸有人家。

    289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南山好處劉家寺,門里松篁一逕沖。
    自有禽聲喜迎客,不須知事更鳴鐘。

    290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老僧分袂倏三年,猶訪芳池躍翠泉。
    新疊兩山都未識,北堂引看更東偏。

    291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支徑坡陀竹最多,籜龍才起更成窠。
    空嵐獨翠坳塘出,一片得來得嫩荷。

    292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井分泉脈透巉巖,誰道飛流是假山。
    水鳥樹林皆作供,可憐居士只偷閒。

    293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亭橋兩面看芙蕖,靜數波間小隊魚。
    碧幛彎環遮云路,凈天終待此同居。

    294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俗歸停馭重徘徊,破費林間雪一杯。
    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時節約重來。

    295 《橫浦十詠·梅》 宋·劉黻

    曲江曾鑿險,梅到今夸。
    何代移來樹,向人羞此花。
    誅茅新佛屋,蓋竹半樵家。
    冷煖分南北,誰興世道嗟。

    296 《過風門》 宋·林景熙

    客來自風門,颼颼撼兩袖。
    溪回眾峰新,畈絕一又。
    行行春晶微,怪禽啼白書。
    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297 《仙霞歌》 宋·陳淳

    仙霞何事名仙霞,巔末得之神仙家。
    此山南來絕高峻,上插云表參天涯。
    群仙游宴絕頂上,不飲煙火湯與茶。
    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黃霞咀其華。

    298 《過黃源》 宋·陳宓

    此是辭家第幾程,道由劍出崢嶸。
    上穿密靄聞天語,下領浮云作雨行。
    千仞直從人面起,一塵不向馬蹄生。
    雖慚仁智粗知樂,憩聽疏松夾水聲。

    299 《分水》 宋·陳宓

    區域甌閩此存,朝來飛雨暮行云。
    方今天下車同軌,一水如何強別分。

    300 上見梅》 宋·陳宓

    桃溪蜂蝶醉紅裙,度冰姿尚臥云。
    不獨山川限閩浙,由來天意亦區分。

    * 關于嶺的詩詞 描寫嶺的詩詞 帶有嶺的詩詞 包含嶺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