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嶺的詩詞(758首)

    221 《和子瞻過》 宋·蘇轍

    山林瘴霧老難堪,歸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誰令終返北,無心自笑欲巢南。
    蠻音慣習疑傖語,脾病縈纏帶嵐。
    手挹祖師清凈水,不嫌白發照毿毿。

    222 《子瞻贈上老人次韻代老人答》 宋·蘇轍

    頭盧老一爐灰,長短根莖各自栽。
    輕賤已消先世業,知君海上去仍回。

    223 《度秦》 宋·張舜民

    狗日去中山,春盡抵馮翊。
    閏晦適石城,發軫蒙再謫。
    有姪佐晉陰,所幸在肘腋。
    兒女本天愛,未免各分北。

    224 《望子梅花方開用黃道韻》 宋·張舜民

    木海亭前花似錦,頭梅蕊怯風沙。
    正如隱者歸幽谷,鶴版徵書未到家。

    225 《長盤遇張復鄉人》 宋·張舜民

    馬頭已匝三千里,故國輕拋二十年。
    一片青山雙鬢白,長盤下見鄉人。

    226 《元豐癸亥秋季赴官郴艤舟樊口與潘彥明范亨》 宋·張舜民

    江上秋風九日寒,故人樽酒暫相歡。
    如何塞北無窮雪,卻坐樊山竹萬竿。

    227 《喜入杉》 宋·李呂

    行盡山頭,歡喜入鄉關。
    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
    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
    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

    228 《秦》 宋·汪元量

    登臨最上層,飛埃漠漠草稜稜。
    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幾廢興。
    紅樹青煙秦祖隴,黃茅白葦漢家陵。
    因思馬上昌黎伯,回首云橫淚濕膺。

    229 《同毛敏仲出湖上由萬松過浙江亭》 宋·汪元量

    錢塘門外看新晴,舞蜨游蜂沒一星。
    風挾斷云橫北巘,煙隨飛雨度南屏,蘇隄柳樹照波綠,吳苑麥苗連地青。
    邂逅尋詩過去,鼓鞞聲震浙江亭。

    230 《和王覺民簡褒山因上人棗魏欣然二首》 宋·王之道

    七行才業在,寧久困無津。
    秋到摶風翼,春回縱壑鱗。
    褒山方競秀,棗益爭新。
    珍重二三子,詩騷追古人。

    231 《思鄉》 宋·王珪

    曉人燕山雪滿旌,歸心常與雁南征。
    如何萬里沙塵外,更在思鄉上行。

    232 《奉答原甫登契丹見寄》 宋·韓維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復華。
    我朝示仁撫,金幣歲屢加。
    君恩謹宜道,使才慎推差。
    翰林承命行,驅駕絕漠沙。

    233 《由西行后洞山路》 宋·張栻

    西更西路,云嵐最窈深。
    水流千澗底,樹合四時陰。
    幽絕無僧住,閑來有客吟。
    山行三十里,鐘磬忽傳音。

    234 《方廣道中半少憩》 宋·張栻

    籃輿小駐肩,眼中已覺渺云煙。
    山頭更盡無窮境,非是人間別有天。

    235 《帳干周君桂林相從之舊已亥莫春出迂道相過》 宋·張栻

    江北逢新雨,湘南憶舊游。
    能來慰岑寂,恨不小遲留。
    日月徒催老,巧名浪自愁。
    惟應編簡樂,在己可深求。

    236 南荔枝不可寄遠龍眼新熟輒以五日顆奉晦叔》 宋·張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圓實著嘉名。
    雖無赪玉南風面,卻耐筠籠千里行。

    237 南荔枝不可寄遠龍眼新熟輒以五日顆奉晦叔》 宋·張栻

    手自封題寄故人,聊將風味赴詩唇。
    千年尚憶唐羌疏,不污華清驛騎塵。

    238 《回心》 宋·李廌

    萬仞嵩峰接天遠,妖武登封艱步輦。
    初登峻已回心,何事艱難能黽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見王陽臨蜀坂。
    老子山林興不淺,興盡中涂猶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里半。
    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

    239 《雪中度馮公二絕》 宋·鄭剛中

    琪花風亂欲成團,度人言路已漫。
    我斥征夫第前邁,山翁不畏雪霜寒。

    240 《度金沙》 宋·鄭剛中

    兩行古木影交加,山欲侵云水見沙。
    最好前鷗鷺起,竹林深處兩三家。

    * 關于嶺的詩詞 描寫嶺的詩詞 帶有嶺的詩詞 包含嶺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