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居天下的詩詞(1355首)

    581 《唐合門挽詩三首》 宋·方回

    異日煙霄夢,終身水竹居。
    早交天下士,盡讀世間書。
    漢祚金刀末,江流玉樹余。
    興亡較功罪,元不涉樵漁。

    582 《寄趙西皋先生》 宋·顧逢

    居官但欲歸,每恨去官遲。
    天下蒼生福,朝中宰相時。
    龍蛇三寸筆,風月百篇詩。
    此去除書至,難言以病辭。

    583 《送喻迪孺赴召》 宋·郭印

    志士居環堵,常懷天下憂。
    而況立王朝,為國當遠謀。
    中原亂戎馬,騷擾十三秋。
    宮闕翳草莽,井邑成墟丘。

    584 《郊居五首》 宋·李復

    牛羊歸近籬,鳥雀喧前林。
    天曠白露下,皓月吐東岑。
    呼兒掩柴門,孤燈茅屋深。
    欲寐問故裘,中夜霜氣侵。

    585 《惠文伯居士請贊》 宋·釋崇岳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人天眼目,佛祖冤讎。
    香巖下指南作北,劍池上看樓打樓。
    機輪妙轉一絲頭,不得鯢鯨不肯休。

    586 《和安上弟游湖山諸寺二首》 宋·蘇頌

    四百僧居勝沃洲,北連高嶺萬松稠。
    似將天下江湖景,都作云屏置一州。

    587 《游寒谿次醅字韻題九曲亭一首》 宋·蘇籀

    幅巾戲漉彭澤醅,尺書間覓來禽栽。
    東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鹽梅。
    扁舟夷猶水刻窟,雙履禿缺峰峩嵬。
    招揖西山與東魯,回首閶闔并玉臺。

    588 《贈策選軍將張仲舉其父故居鄉與先君游也》 宋·孫應時

    鐵馬橫戈三十秋,天涯肯忘舊父游。
    看君材氣萬人敵,何日關河一戰收。
    判把身心專報國,不憂骨相晚封侯。
    尊前感動書生恨,聽說當年下宿州。

    589 《云居還值旱懷舊游寄楊文仲二首》 宋·王阮

    憶扶湘竹杖,共扣趙州關。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載還。
    卻從天上下,似出鏡中間。
    笑問楊扶子,何時再得閑。

    590 《陳蕃》 宋·徐鈞

    身居一室尚凝塵,天下如何掃得清。
    須信修齊可平治,絕憐志大竟無成。

    591 《寄羅浮楊天經居士》 宋·薛嵎

    羅浮峰對海壇峰,只隔長江半里風。
    君向西方了生死,我於易象悟窮通。
    數聲清梵空林下,一幅漁罾落照中。
    各各閉門無俯仰,不相同處偶相同。

    592 《多雨偶成》 宋·張九成

    謫居天南陲,終年寡儔侶。
    四月山氣行,淋漓滿城雨。
    獨坐北窗下,蕭然無一語。
    睡起復何如,雞鳴已亭午。

    593 《雨中同茂初閑孟過子薪村居即事》 明·程嘉燧

    朝寒霡霡蕩舟行,渚柳江花白浪生。
    客到杯香憐閤小,興移墨漫愛窗明。
    檐前樹缺春山出,橋外天低野寺平。
    共道主人能下榻,不愁風雨斷柴荊。

    594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

    595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596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597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598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599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600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 關于居天下的詩詞 描寫居天下的詩詞 帶有居天下的詩詞 包含居天下的古詩詞(13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