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門下的詩詞(876首)
401
《水調歌頭》 宋·劉辰翁
子。
且三疊前水調以證之,于是某得自號為小耐。
是甚無似,不敢當。
顧公所覽揆如此,誼不虛辱,敢續之好歌,毋忘佳話。
402
《清平樂》 宋·李從周
美人嬌小。
鏡里容顏好。
秀色侵入春帳曉。
郎去幾時重到。
叮嚀記取兒家。
碧云隱映紅霞。
直下小橋流水,門前一樹桃花。
403
《捉船行》 清·吳偉業
官差捉船為載兵,大船買脫中船行。
中船蘆港且潛避,小船無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槳追風搖急櫓。
村人露肘捉頭來,背似土牛耐鞭苦。
愛情
406
《答梅圣俞問隱》 宋·謝絳
圣俞一幅書,間我小隱居。
小隱詎有異,筑室數畝馀。
巖壑不峻崒,田園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歲時來掃除。
408
《游沃洲山》 宋·陳東之
我本名山人,屢作名山興。
天臺一住三十年,盡日捫蘿陟云磴。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參差明河兩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滅沒飛煙八荒凈。
409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410
《觀八陳圖有感》 宋·李興宗
江從岷來觸瞿唐,夏潦潰裂怒勢張。
霜濃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營周匝門東出。
相傅呵獲有鬼神,驚波不能移寸尺。
411
《麻姑山作》 宋·李自中
小小茅檐下,清吟對此君。
溪深春漲雨,山闊夜藏云。
地濕松花冷,天晴樹色分。
敲門尋道士,雞犬隔籬聞。
412
《龍泉山》 宋·孟點
污瀆橫鳣鯨,螻蚊得而制。
所據非所容,悲歡生賈誼。
吾疑洛陽叟,所見未超詣。
卷之不能伸,無乃為形累。
413
《田蕳雜歌》 宋·張祁
大麥半枯自浮沉,小麥刺水鋪綠針。
山邊老農望麥熟,出門見水放聲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米價貴如玉,併日舉家才食粥。
小兒索飯蕳前啼,大兒雖瘦把鋤犁。
晴時和麥耕荒隴,正好下秧無稻種。
416
《飛絮篇》 明·徐桂
江城三月艷陽時,楊花如絮飛參差。
悠悠宛轉知誰系,歷亂輕盈不自持。
可憐朝散銅池里,可憐暮落章臺市。
閑逐游絲去復來,細縈花片低還起。
417
《戲子由》 宋·蘇軾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418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宋·陸游
稼軒落筆凌鮑謝,退避聲名稱學稼。
十年高臥不出門,參透南宗牧牛話。
功名固是券內事,且葺園廬了婚嫁。
千篇昌谷詩滿囊,萬卷鄴侯書插架。
420
《臨平解舟》 宋·楊萬里
竹籬短短門小小,少年獨立春風曉。
柳芽縮瓜尚怯寒,金粟班班滿枝了。
過船橋下橋絕高,波清深見一截篙。
市人夾水爭出看,無數漁舟避東岸。
* 關于小門下的詩詞 描寫小門下的詩詞 帶有小門下的詩詞 包含小門下的古詩詞(8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