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寄下的詩詞(162首)

    141 《月下獨酌有懷梁丈因和前韻以寄且約為明夜之》 宋·吳芾

    晚來清蹕駐旌麾,月色分明徹四圍。
    對景已欣群動息,仰天還覺眾星稀。
    如今路入中原去,看即春從上苑歸。
    況是升平時節近,一尊相屬且忘機。

    142 《子永弟寄都下大雪律詩》 宋·李洪

    快雪頻占瑞,饕風并助豪。
    白銀天上闕,組練浙江濤。
    拓地龍沙遠,瞻山群玉高。
    齊宮延孟叟,楚些誦離騷。

    143 《五月下旬夢趙文鼎書寄斯遠》 宋·趙蕃

    我不見君死,直疑君固生。
    賦詩無所寄,始復為失聲。
    雞窗已三號,不但當既鳴。
    恍云秋之中,取酒相與傾。

    144 《下沱張西叔牡丹號奇品以詩寄花因用韻謝》 宋·陽枋

    天香吹落五云來,滿眼浮花只浪開。
    國色不關朝得酒,妝臺漫飲紫金杯。

    145 《下沱張西叔牡丹號奇品以詩寄花因用韻謝》 宋·陽枋

    主人骨相花難比,折贈雙花副麗辭。
    為報此花香第一,何須鉛粉巧妝褫。

    146 《饒監丞惠詩有未能上下逐東野之句次韻寄呈》 宋·方岳

    誰肯低頭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傳聞久,采蕨山深夢寐勞。
    飛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脫紫云胞。
    小奚容入江西社,四海眼空毋甚高。

    147 《菩薩蠻 寄都下友人》 元·許有壬

    憑高日望金臺路。
    黃沙盡處空煙樹。
    歲晚足蕭疏。
    雁聲無夜無。
    簿書臨俗態。
    人道儒酸在。
    何以慰相思。
    半年無好詩。

    148 《寄輦下譯經正覺大師》 宋·釋智圓

    水國無歸夢,年來帝澤深。
    梵書翻宋語,道論變吳音。
    靜室清香凝,閑庭古樹陰。
    玉華前事在,高跡許誰尋。

    149 《和參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園寄留臺張郎中詩三》 宋·宋庠

    勤勤高意念林丘,新買溪園洛水頭。
    千載圣賢方契會,恐君難作赤松游。

    150 《和參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園寄留臺張郎中詩三》 宋·宋庠

    芝廛松塢富煙霞,更接西臺御史家。
    借問賢人何日聚,定知郎宿映臺華。

    151 《和參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園寄留臺張郎中詩三》 宋·宋庠

    十畝名園隔世塵,山嵇風義暗相親。
    只應歲晚凌霜操,并托松篁待主人。

    152 《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門趙侍御二》 宋·宋庠

    病骨憂南土,孤懷念北遷。
    欣承紫泥詔,且向汶陽田。
    夜雪淮冰合,朝暾海氣鮮。
    風波雖繚繞,自有故交憐。

    153 《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門趙侍御二》 宋·宋庠

    此地淮壖極,連檣北轉初。
    風煙寒背楚,陂澤遠通徐。
    葆髮驚秋外,葵心戀闕馀。
    不憂芳歲晚,松柏自扶疏。

    154 《途中偶成寄幕下諸公》 宋·張嵲

    曠朗高天凈,蟬鳴江漢秋。
    川晴山歷歷,身遠意悠悠。
    落日慘行子,長風欺弊裘。
    郡樓今夜月,應從庾公游。

    155 《寄題張宗玉窗下廬山》 宋·許月卿

    廬山移到龍溪東,兩壁生云無數峰。
    夢與文淵三峽水,共參金露九秋風。
    萬山恍對凝塵榻,五老仝攜入室筇。
    更問濂溪風共月,又移窗下到腦中。

    156 《寄題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宋·方回

    趙子昂書今第一,竹友二字大逾尺。
    結交此君者為誰,松江其家吾未識。
    想見仿佛如渭川,千畝比封環乃宅。
    根竹可曾掘作鞭,筍出不忍煮為食。

    157 《月下觀梅寄蒲大受》 宋·郭印

    東君嚴裝行駕車,天遣此花為前驅。
    粉苞五出絳蠟趺,犯寒獨逞冰雪膚。
    幽園邂逅疑仙姝,香飚馥馥浮襟裾。
    天邊流月光彩舒,素娥下與論錙銖。
    繞樹顧影空踟躇,清賞恨無佳人俱。
    一枝遠贈意何如,聊寫殷勤當尺書。

    158 《雅宜山在城西五十里有德庵在其下穹寄山福寺》 宋·陸文圭

    雅宜山低一眷石,氣歷化高千丈碧。
    不論城市與林丘,愛山倒是詩人癖。
    寒泉修竹蒼岸底,青山解與高人語。
    花落猿吟總是機,舉似山僧盡馬句。

    159 《和門下侍郎東臺夜直見寄》 宋·蘇頌

    五年班綴望夔龍,曾托帡幪庇雨風。
    末路自矜黃發老,平時曾識黑頭公。
    升沈不改交情見,出處雖殊趣舍同。
    謾叩蕪音答高唱,終慚下管應清宮。

    160 《聞丁永安屋下疊山甚佳趣恨未之見作詩寄之》 宋·王洋

    買山幾人真愛山,束薪煮石凋朱顏。
    老丁謀作久長計,洗寒疊翠房櫳間。
    簾通庵扉即尚戶,人映山我多煙鬟。
    住山住庵似丁老,脫棄妻子真愚頑。

    * 關于寄下的詩詞 描寫寄下的詩詞 帶有寄下的詩詞 包含寄下的古詩詞(1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