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雁的詩詞(1120首)
981
《再用前韻寄后林》 宋·姚勉
別來知是幾三秋,書倩洪喬懶作郵。
帛足忽傳來自雁,軸腰更喜大如牛。
信知蓋世名非枉,吟到驚人句未休。
何日杖藜參口訣,歸來閉戶學從頭。
982
《多景樓》 宋·陳允平
懷古心情獨倚樓,荻花楓葉滿江秋。
地雄吳楚東南會,水接荊揚上下流。
鐵甕百年春雨夢,銅駝萬里夕陽愁。
西風歷歷曉吹雁,又帶邊聲過石頭。
983
《過姚秋江釣磯》 宋·陳允平
莎草離離碧樹閑,只疑曾是子陵灘。
槿花籬落蟲聲碎,蘆葉汀洲雁陣寒。
江上浪平潮正熟,渡頭人去月初殘。
夜深不管蛟龍睡,獨對西風把釣竿。
984
《送吳松溪過淮》 宋·陳允平
鐵硯毛錐未策功,又攜琴劍過臨邛。
荊山有玉鳴朝鳳,滄海無珠走夜龍。
浦口月來僧館榻,渡頭霜落客船鐘。
自君別后知音少,空憶雁山溪上松。
985
《夜泊》 宋·陳允平
停舟野渡頭,客路恨悠悠。
葉落風千樹,種殘月半樓。
蘆花雙過雁,莎草獨眠鷗。
山鬼燒青火,飛來照髑髏。
987
《題天海風云之樓》 宋·胡仲弓
欲艤扁舟約月明,倚樓少待暮潮平。
雁邊有客關新恨,鷗外無人訪舊盟。
天地能容蒼海闊,風波難與白云爭。
回頭便踏塵埃路,莫忘山中此段清。
988
《九月八日寄懶窠》 宋·胡仲弓
轉盼重陽在眼前,客中歲月浪進遷。
云飛千里家何處,雁過一聲秋滿天,節近最關萱草夢,囊空猶欠菊花錢。
瞑心九日山頭路,雖不登高亦惘然。
989
《寄懶庵》 宋·胡仲弓
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處知吾鄉。
大江之東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玻梅花香。
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時百行藏。
990
《錢朱婿》 宋·馬廷鸞
哀郢那能拾穗歌,臥陶誰復杖藜過。
白頭老我已如此,青眼看君余幾何。
風雨夜吟蛩滿砌,云山寒影雁橫坡。
暮年親友臨分苦,小酌村醪借臉酡。
994
《思歸》 宋·黎廷瑞
目斷飛云思黯然,獨攜樽酒杏花前。
清明寒食能多雨,白下長干又一年。
萬里風沙憐雁去,滿村桑柘憶蠶眠。
家書寫就無歸使,欲問江頭上水船。
995
《和張輔之贈別》 宋·仇遠
夜雨溪頭泊客船,檐花溝溜亦涓涓。
燈前詩酒留三宿,紙上功名付百年。
寒雁叫霜投木末,晴云扶日出山巔。
欲歸苦被微官縛,不得相從酌冷泉。
996
《富池鎮上感懷》 宋·董嗣杲
髑髏如雪混涂泥,浪打沙填晚更凄。
烽警上流兵未解,灰寒中土客徒棲。
懷歸日積思鱸切,歌凱風聞集雁齊。
憂患轉深頭轉白,江云不障夕陽西。
997
《阻風擊舟》 宋·董嗣杲
避風急投港,港狹水如線。
沙頭虎跡多,此是銅陵縣。
亂山號枯松,長風舞寒霰。
饑鳧宿荒畈,小雁帶飛箭。
998
《泊李家渡》 宋·董嗣杲
雁字書空極勁遒,江流東去不流愁。
夢歸破屋南山下,身落寒沙古渡頭。
雪意已堅狂問酒,風威未厲懶添裘。
土人識得滄浪客,特地相期劇醉留。
999
《岳鄂王墓》 宋·董嗣杲
將軍魂夢繞旌旃,偃月謀成尚忍言。
一旦風波誰左袒,八陵荊棘自中原。
更無雁帶邊頭信,惟有天知地下冤。
郁郁棲霞霞外樹,墓門不掩鸛巢喧。
1000
《橫峰港》 宋·董嗣杲
日落大江滸,苦無多人煙。
風湍鳴耳根,饑雁聲相聯。
雪止月未上,境界太古前。
天低平接水,水遠遙粘天。
* 關于頭雁的詩詞 描寫頭雁的詩詞 帶有頭雁的詩詞 包含頭雁的古詩詞(1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