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破訥沙頭雁正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破訥沙頭雁正飛”出自唐代李益的《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pò nè shā tóu yàn zhèng fēi,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破訥沙頭雁正飛”全詩

    《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
    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作者簡介(李益)

    李益頭像

    李益(746-829), 唐代詩人,字君虞,陜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

    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翻譯及注釋

    翻譯
    在沙漠上風一吹,看那沙塵滿天飛旋,在這茫茫的沙磧上怕是永遠看不到草木生長了吧。不能說塞北沒有春天到來,但由于遍地風沙,不見青草,縱有春天到來,一切沒有變化,又從哪里看到春天呢?

    在破訥沙漠上大雁正在飛翔,在鸊鵜泉上戰勝了敵軍的將士們剛剛歸來。一輪紅日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廣袤的平沙之上,行進的部隊蜿如游龍,戰士的盔甲銀鱗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閃閃。

    注釋
    ⑴破訥(nè)沙:系沙漠譯名,亦作“普納沙”(《新唐書·地理志七》)。
    ⑵沙旋移:沙塵飛旋,沙丘移動。
    ⑶不省(xǐng):謂未見過。唐杜甫《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之二:“黑鷹不省人間有,度海疑從北極來。”
    ⑷莫言:不要說。一作“無端”。塞北:指長城以北,泛指中國北邊地區。到:一作“色”。
    ⑸總有:雖然有;即使有。總,通“縱”。
    ⑹沙頭:沙漠上。
    ⑺鸊(bì)鵜(tí)泉:泉水名。唐時在豐州西受降城北(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部)。據說唐代豐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鸊鵜泉號稱最大。
    ⑻平明:猶黎明。天剛亮的時候。《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聽朝。”
    ⑼磧(qì):水中沙堆,引申為沙漠。鐵衣:用鐵甲編成的戰衣。《樂府詩集.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賞析

      第一首詩是用詩的語言記錄了自己親歷的一場沙塵暴。首句“眼見風來沙旋移”,高屋建瓴,氣勢逼人,僅一個“旋”字,足見風沙來勢之猛烈。正因為有了這樣震撼人心的親歷,詩人才會有“經年不省草生時”的聯想,在這茫茫的沙磧上怕是永遠看不到草木生長了。但是,詩人襟懷博大,生性樂觀,接下兩句,詩意為之一轉:“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這兩句用以退為進的筆法,表現塞北終年無春的特征。

      第二首詩頭兩句寫部隊凱旋越過破訥沙的情景。從三句才寫“平明日出”可知,這時黎明還沒有到來。軍隊夜行,“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時而兵戈相撥,時而錚鏦之鳴響。棲息在沙磧上的雁群,卻早已警覺,相呼騰空飛去。“戰初歸”是正面寫“度破訥沙”之事,“雁正飛”則是寫其影響所及。首句先寫飛雁,未見其形先聞其聲,造成先聲奪人的效果。這兩句與盧綸《塞下曲六首》“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異曲。不過“月黑雁飛高”用字稍刻意,烘托出單于的驚懼同工;“雁正飛”措詞較從容,顯示出凱旋者的氣派,兩者感情色彩不同。三句寫一輪紅日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廣袤的平沙之上,行進的部隊蜿如游龍,戰士的盔甲銀鱗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閃閃,而整個沙原上,沙礫與霜華也閃爍光芒,鮮明奪目。這是一幅極有生氣的壯觀景象。風沙迷漫的大漠上,本來很難見到天清日麗的美景,而此時這樣的美景竟出現在戰士的眼前。同時,戰士的歸來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個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們的甲胄發出。這里,境與意,客觀的美景與主觀的情感渾然一體,物我不分。

      這第二首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罷歸來的圖景。前兩句寫大漠遼遠、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征人的鄉思;后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通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征人慷慨悲壯的情懷。清人吳喬曾說:“七絕乃偏師,非必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圍爐詩話》)這首詩主要贊頌邊塞將士的英雄氣概,不寫戰斗而寫戰歸。取材上即以偏師取勝,發揮了絕句的特長。

    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邊塞詩人李益過陜西破訥沙漠時創作的。第一首詩是在一年春天李益在沙漠遇上了沙塵暴時寫下的。第二首詩則是為唐與回鶻交戰而作。唐憲宗元和初,回鶻曾以騎兵進犯,與鎮武節度使駐兵在此交戰,詩主要是概括了這樣的歷史內容。

    “破訥沙頭雁正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pò nè shā èr shǒu sài běi xíng cì dù pò nè shā
    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

    yǎn jiàn fēng lái shā xuán yí, jīng nián bù xǐng cǎo shēng shí.
    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mò yán sài běi wú chūn dào, zǒng yǒu chūn lái hé chǔ zhī.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pò nè shā tóu yàn zhèng fēi, pì tí quán shàng zhàn chū guī.
    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上戰初歸。
    píng míng rì chū dōng nán dì, mǎn qì hán guāng shēng tiě yī.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破訥沙頭雁正飛”平仄韻腳

    拼音:pò nè shā tóu yàn zhèng fēi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破訥沙頭雁正飛”的相關詩句

    “破訥沙頭雁正飛”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破訥沙頭雁正飛”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破訥沙頭雁正飛”出自李益的 《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