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堂下列的詩詞(224首)

    21 《汝州王學士射弓行》 宋·李廌

    汝陽使君如孫武,文章絕人喜軍旅。
    要知談笑能治兵,戲教紅妝樂營女。
    白氈新袍錦臂鞲,條脫掛弓腰白羽。
    彩錯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陳部伍。

    22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23 《積善堂詩》 宋·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鐘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24 《冷泉堂》 宋·宋孝宗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獨立名飛來。
    參差翠麓儼如畫,石骨蒼潤神所開。
    忽開彷像來宮囿,指顧已驚成列岫。
    規模絕似靈隱前,面勢恍疑天竺后。

    25 《金陵有美堂》 宋·梅堯臣

    李白愛山如洛陽,三杯為歌愁日長。
    廢基臺殿不可識,玉燕舊棲王謝堂。
    公來碧瓦起棟宇,羅列圖畫牙作床。
    池頭古月城下江,照見萬里冰雪光。
    江流不盡月不死,寒浪素影東西翔。
    愿公樂此殊未央,慎勿區區思故鄉。

    26 《寄題建陽宋景高友于堂》 宋·劉克莊

    樞相落成文甚古,府君卜筑墨猶新。
    宛如釀棗分梨日,堪愧燃萁煮豆人。
    五桂必攀昆季爽,三荊不析戶庭春。
    夢中猶識三溪路,安得登堂列下賓。

    27 《次韻子云種竹》 宋·韓元吉

    官居地多隙,種竹及春早。
    蕭然三畝園,便可事幽討。
    層巒寓巖石,一目惜盡了。
    移根互掩映,取徑作深杳。

    28 《重訪草堂》 宋·汪元量

    放櫂花豀去,重來訪草堂。
    菰蒲依靜渚,楊柳繞回塘。
    野暫棕高下,山墻竹短長。
    槁梧含古色,瘦菊減清香。

    29 《學古堂為毛應叔題》 宋·馮時行

    昔人性嗜古,服用皆古先。
    有虞作漆器,弊碗歷世傳。
    貨貲以得之,其費溢萬千。
    孔席伯夷杖,乾沒乃復然。

    30 《寄謝夾谷書隱先生四十四韻》 宋·何夢桂

    粵從太極分,大塊溟涬洩。
    人生於其間,三才位成列。
    人極茍不立,清寧將竭裂。
    厥初始斷鰲,萬古功卓絕。

    31 《賦雙松堂呈薛監簿》 宋·林景熙

    宿覺山中有雙松,一朝劫爐鱗鬣空。
    端明堂前有雙松,至今古色摩蒼穹。
    此物受命本千歲,扶持若有神始終。
    天留貞質表文獻,厖言幻學寧女容。

    32 《宿西山修下元齋詠》 唐·于鵠

    幽人在何處,松檜深冥冥。
    西峰望紫云,知處安期生。
    沐浴溪水曖,新衣禮仙名。
    脫屐入靜堂,繞像隨禮行。

    33 《宿西山修下元齋詠》 唐·于鵠

    幽人在何處,松檜深冥冥。
    西峰望紫云,知處安期生。
    沐浴溪水曖,新衣禮仙名。
    脫屐入靜堂,繞像隨禮行。

    34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敘懷寄上羅鄴王)》 唐·羅隱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35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敘懷寄上羅鄴王)》 唐·羅隱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36 《季春下澣游南龕》 宋·馮伯規

    四山如蝟毛,中有線路縈。
    誰人導我來,得此掌許平。
    雨后天宇空,夏氣和且清。
    休日一無事,駕言南山行。

    37 《呈陳崇青求娛親堂三大字》 宋·王灼

    椒柏浮觥盤列辛,今年春晚去年春。
    五侯門下正多事,九老圖中只一人。
    健筆橫飛鸞體態,單顏長煉鶴精神。
    會看天上絲綸下,衛武還朝秉國鈞。

    38 《和門下相公從駕幸太學》 宋·蘇頌

    圣主恢儒率舊章,首冬鳴蹕下膠庠。
    生師褒博趨鱣序,文武端嚴列雁行。
    承詔敷陳商戊甲,執經環立晉袁王。
    三千學者多才秀,定有同升孔子堂。

    39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 唐·白居易

    詔授戶曹掾,捧詔感君恩。
    感恩非為己,祿養及吾親。
    弟兄俱簪笏,新婦儼衣巾。
    羅列高堂下,拜慶正紛紛。

    40 《過梅里七首家…今列題于后·憶題惠山寺書堂》 唐·李紳

    故山一別光陰改,秋露清風歲月多。
    松下壯心年少去,池邊衰影老人過。
    白云生滅依巖岫,青桂榮枯托薜蘿。
    惟有此身長是客,又驅旌旆寄煙波。

    * 關于堂下列的詩詞 描寫堂下列的詩詞 帶有堂下列的詩詞 包含堂下列的古詩詞(2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