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聽知的詩詞(2622首)

    721 《送僧之湖南》 唐·貫休

    湘水萬馀里,師游芳草生。
    登山乞食后,無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擁霧耕。
    不知今夜月,何處聽猿聲。

    722 《晚春寄張侍郎》 唐·貫休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殘。
    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艱難。
    鳥聽黃袍小,城臨白帝寒。
    應知窗下夢,日日到江干。

    723 《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 唐·貫休

    岳瀆殊祥日月精,入堯金鏡佐休明。
    衣嚴黼黻皇恩重,劍折芙蓉紫氣橫。
    玉甃金湯山岳峻,花藏臺榭管弦清。

    724 《賀雨上王使君二首》 唐·貫休

    一片丹心合萬靈,應時甘雨帶龍腥。
    驅塵煞燒連窮□,□電沖霓滿窅冥。
    處處已知倉廩溢,家家皆歇管弦聽。

    725 《寄李洞秀才》 唐·齊己

    到處聽時論,知君屈最深。
    秋風幾西笑,抱玉但傷心。
    野水翻紅藕,滄江老白禽。
    相思未相識,聞在蜀中吟。

    726 《寄李洞秀才》 唐·齊己

    到處聽時論,知君屈最深。
    秋風幾西笑,抱玉但傷心。
    野水翻紅藕,滄江老白禽。
    相思未相識,聞在蜀中吟。

    727 《送人南游》 唐·齊己

    且聽吟贈遠,君此去蒙州。
    瘴國頻聞說,邊鴻亦不游。
    蠻花藏孔雀,野石亂犀牛。
    到彼誰相慰,知音有郡侯。

    景點山水

    728 《新秋病中枕上聞蟬》 唐·齊己

    枕上稍醒醒,忽聞蟬一聲。
    此時知不死,昨日即前生。
    更欲臨窗聽,猶難策杖行。
    尋應同蛻殼,重飲露華清。

    729 《讀賈島集》 唐·齊己

    遺篇三百首,首首是遺冤。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論。
    離秦空得罪,入蜀但聽猿。
    還似長沙祖,唯馀賦鵩言。

    730 《送謝尊師自南岳出入京》 唐·齊己

    曾聽鹿鳴逢世亂,因披羽服隱衡陽。
    幾多事隔丹霄興,三十年成兩鬢霜。
    芝朮未甘銷勇氣,風騷無那激剛腸。
    中朝舊有知音在,可是悠悠入帝鄉。

    731 《風琴引》 唐·齊己

    挪吳絲,雕楚竹,高托天風拂為曲。
    一一宮商在素空,鸞鳴鳳語翹梧桐。
    夜深天碧松風多,孤窗寒夢驚流波。

    732 《山居三首(一作鄭遨詩)》 唐·杜光庭

    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
    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
    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
    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

    733 《紀道德》 唐·杜光庭

    道,德。
    清虛,玄默。
    生帝先,為圣則。
    聽之不聞,

    734 《山居(一作杜光庭詩)》 唐·鄭遨

    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
    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
    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
    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

    735 《三字訣》 唐·呂巖

    這個道,非常道。
    性命根,生死竅。
    說著丑,行著妙。
    人人憎,個個笑。

    736 《百字碑》 唐·呂巖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737 《示胡二郎歌》 唐·成都醉道士

    欲究丹砂理,幽玄無處尋。
    不離鉛與汞,無出水中金。
    金欲煉時須得水,水遇土兮終不起。
    但知火候不參差,

    羈旅鄉思

    738 《靈響詞》 唐·無名氏

    此響非俗響,心知是靈仙。
    不曾離耳里,高下如秋蟬。
    入夜聲則厲,在晝聲則微。
    神靈斥眾惡,與我作風威。

    739 《蒙穀山》 唐·唐彥謙

    蒙穀山低碧海枯,仲君閑坐說麻姑。
    遙天鶴語知虛實,長夜神光竟有無。
    秘祝齋心開九轉,侍臣回首聽三呼。
    交朋漫信文成術,短燭瑤壇漏滿壺。

    740 《浣溪紗(一作浣紗溪、小庭花)》 唐·李璟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 關于聽知的詩詞 描寫聽知的詩詞 帶有聽知的詩詞 包含聽知的古詩詞(26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