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葉的詩詞(1112首)

    601 《重梅》 宋·李龍高

    雪片層層簇玉林,寒窗光炯照人心。
    春風著物須平等,那得工夫有淺深。

    602 《紅》 宋·林賓旸

    五夜霜為染,輕明映碧流。
    山林驚有色,天地欲無秋。
    野渡風初起,夕陽雨未收。
    昔聞共墨客,霜屋落颼飗。

    603 《寄赤城學正》 未知·林正

    相望江村遠,清夢阻云津。
    三百里余路,幾重山外人。
    石橋僧拜月,桃洞馬行春。
    已滯劉郎趣,秋風渺憶莼。

    604 《呈先生侍郎》 宋·劉植

    位雖奎閣貴,獨處一齋空。
    還以經綸事,全歸著述中。
    閑心同野水,煦物盡春風。
    掩面將何向,西楹奠已終。

    605 《送大尹廷衡》 宋·盧茂

    雞犬無譁四境同,桑麻百里長春風。
    熙熙安養知誰力,父老相逢說魯恭。

    606 《賀司業兼中書舍人》 宋·呂聲之

    英妙才華四十年,山林朝市姓名傅。
    何妨萬斛橫江上,不礙千帆過目前。
    我肯尾書干木紙,人饒首著祖生鞭。
    金鑾何日商風雅,伴直能呼孟浩然。

    607 《落》 宋·釋正勤

    蕭索下疏林,翩翩動客心。
    帶煙浮遠水,和露逐飛禽。
    近砌凋將盡,前村疊更深。
    年年見衰謝,看即二毛侵。

    608 《汲泉烹茶寄君康直》 宋·游師雄

    清甘一派古祠邊,昨日親烹小鳳團。
    卻恨竟陵無品目,煩君粗鑒為嘗看。

    609 《游虎丘巖偶題壁韻因分字聯句》 宋·余子侯

    一室函滄海,群公半列侯。
    放懷追許謝,洗耳笑巢由。
    花暖蜂相趁,泥香燕自求。
    杖藜窮勝境,染筆記春游。

    610 《寄湖南憲請祠公》 宋·張景脩

    聞說年來請洞霄,江湖奉使久勤勞。
    有神仙處閒方得,用老成時退更高。
    借宅但知新種竹,尋真想見舊栽桃。
    浮梁居士塵埃甚,須發而今已二毛。

    611 《題蔡令嶺書房》 未知·趙汝某

    日誦哲師記,歲通圣人書。
    前岡復后麓,儼在中間居。
    佩月而冠云,被服以璠玙。
    滄海朝奮駕,崑崙暮停車。

    612 《和水心馬塍歌》 宋·趙汝譡

    昔年家住長安里,春負盡日香塵起。
    紛紛車馬過綺陌,賣花人多少人識。
    王侯第宅連苑墻,粲若瓊蕊敷丹房。
    花窠近取馬塍本,曲欄高檻深迷藏。

    613 《送東流縣尹》 元·貢師泰

    江流東下縣南遷,一簇人煙野岸邊。
    荻筍洲青鷗鳥狎,楊花浪白鱭魚鮮。
    印來聚吏排衙鼓,社到隨民出俸錢。
    應是繡衣行部處,攔街齊頌長宮賢。

    614 《次楚芳見寄韻》 明·高遜志

    梅子初黃晚雨收,閑身猶著木綿裘。
    誰憐白苧新裁就,回首西風又是秋。

    615 《詠落》 明·歸昌世

    除卻離憂百事慵,重來苔徑舊時蹤。
    江清秋響風催棹,鳥去庭空月照筇。
    回首獨愁千萬樹,隔林細數兩三峰。
    茫茫憔悴初冬色,颯沓時聞五夜鐘。

    616 《送明齋如京》 明·海舟慈禪

    海舟名普慈,吳郡海虞錢氏子。
    世業儒,出家破山寺。
    往參鄧尉山萬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結廬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過湖。

    617 《雨中懷黃老人》 明·筠隱遂

    不斷黃梅雨,知師反得閑。
    孤眠聽鳴溜,孰謂非深山。
    苔色漸逾檻,溪光欲浸關。
    爨煙厭空寂,一去便忘還。

    618 《哭宛君姑安人(二首)》 明·李玉照

    三年空望剡溪船,惆悵兒家宕子緣。
    卻似蓬山風引去,不教凡質近神仙。

    619 《哭宛君姑安人(二首)》 明·李玉照

    想像豐姿欲見難,春風容易妒花殘。
    焚香手把遺編讀,百遍長吁斗鴨欄。

    620 《落》 明·明沈定王

    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
    綠已隨衰草,黃仍綴斷藤。
    高枝全見月,低鳥暗窺燈。
    不隔東窗曉,幽居愛早興。

    * 關于葉的詩詞 描寫葉的詩詞 帶有葉的詩詞 包含葉的古詩詞(11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