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卻下的詩詞(2366首)

    561 《鄴宮詞二首》 唐·陸龜蒙

    魏武平生不好香,楓膠蕙炷潔宮房。
    可知遺令非前事,卻有馀薰在繡囊。
    花飛蝶駭不愁人,水殿云廊別置春。
    曉日靚妝千騎女,白櫻桃下紫綸巾。

    562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563 《白菊三首》 唐·司空圖

    人間萬恨已難平,栽得垂楊更系情。
    猶喜閏前霜未下,菊邊依舊舞身輕。
    莫惜西風又起來,猶能婀娜傍池臺。
    不辭暫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卻回。
    為報繁霜且莫催,窮秋須到自低垂。
    橫拖長袖招人別,只待春風卻舞來。

    詠物白菊組詩

    564 《送友人及第歸江南》 唐·張喬

    豈易及歸榮,辛勤致此名。
    登車思往事,回首勉諸生。
    路繞山光曉,帆通海氣清。
    秋期卻閑坐,林下聽江聲。

    565 《送友人及第歸江南》 唐·張喬

    豈易及歸榮,辛勤致此名。
    登車思往事,回首勉諸生。
    路繞山光曉,帆通海氣清。
    秋期卻閑坐,林下聽江聲。

    566 《城東寓居寄知己》 唐·張喬

    花木閑門苔蘚生,浐川特去得吟情。
    病來久絕洞庭信,年長卻思廬岳耕。
    落日獨歸林下宿,暮云多繞水邊行。
    干時退出長如此,頻愧相憂道姓名。

    567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568 《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唐·李咸用

    東風吹暖雨,潤下不能休。
    古道云橫白,移時客共愁。
    綠沈莎似藻,紅泛葉為舟。
    忽起江湖興,疑鄰畎澮流。

    569 《謝所知》 唐·李咸用

    狂歌狂舞慰風塵,心下多端亦懶言。
    早是亂離輕歲月,誰能愁悴過朝昏。
    圣朝公道如長在,賤子謀身自有門。
    卻愧此時叨厚遇,他年何以報深恩。

    570 《盧卓山人畫水》 唐·方干

    常聞畫石不畫水,畫水至難君得名。
    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行。
    散吞高下應無岸,斜蹙東南勢欲傾。
    坐久神迷不能決,卻疑身在小蓬瀛。

    571 《題澄圣塔院上方》 唐·方干

    地靈直是饒風雨,杉檜老于云雨間。
    只訝窗中常見海,方知砌下更多山。
    遠泉勢曲猶須引,野果枝低可要攀。
    若把重門諭玄寂,何妨善閉卻無關。

    572 《謝王大夫奏表》 唐·方干

    非唯言下變榮衰,大海可傾山可移。
    如剖夜光歸暗室,似驅春氣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騰焰,朽骨隨頭卻長肥。
    便殺微躬復何益,生成恩重報無期。

    573 《送道人歸舊巖》 唐·方干

    舊巖終副卻歸期,巖下有人應識師。
    目睹嬰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無多地,東海淺于初去時。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574 《題寶林寺禪者壁(山名飛來峰)》 唐·方干

    邃巖喬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臺殿漸多山更重,卻令飛去即應難。

    575 《鶯》 唐·羅鄴

    暖辭云谷背殘陽,飛下東風翅漸長。
    卻笑金籠是羈絆,豈知瑤草正芬芳。
    曉逢溪雨投紅樹,晚囀宮樓泣舊妝。
    何事離人不堪聽,灞橋斜日裊垂楊。

    離別懷古感傷

    576 《仆射陂晚望》 唐·羅鄴

    離人到此倍堪傷,陂水蘆花似故鄉。
    身事未知何日了,馬蹄唯覺到秋忙。
    田園牢落東歸晚,道路辛勤北去長。
    卻羨無愁是沙鳥,雙雙相趁下斜陽。

    577 《嘆流水二首》 唐·羅鄴

    人間莫謾惜花落,花落明年依舊開。
    卻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無回。
    龍躍虬蟠旋作潭,繞紅濺綠下東南。
    春風散入侯家去,漱齒花前酒半酣。

    578 《臺城》 唐·羅隱

    晚云陰映下空城,六代累累夕照明。
    玉井已干龍不起,金甌雖破虎曾爭。
    亦知霸世才難得,卻是蒙塵事最平。
    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輩莫傷情。

    579 《第五將軍于馀杭天柱宮入道因題寄》 唐·羅隱

    交梨火棗味何如,聞說苕川已下車。
    瓦榼尚攜京口酒,草堂應寫潁陽書。
    亦知得意須乘鶴,未必忘機便釣魚。
    卻恐武皇還望祀,軟輪征入問玄虛。

    580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 關于卻下的詩詞 描寫卻下的詩詞 帶有卻下的詩詞 包含卻下的古詩詞(23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