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卻下的詩詞(2366首)

    461 《獻蔡京》 唐·張頂

    拋卻長竿卷卻絲,手持蓑笠獻新詩。
    臨川太守清如鏡,不是漁人下釣時。

    462 《喜弟淑再至為長歌》 唐·李渤

    前年別時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離鴻一別影初分,淚袖雙揮心哽咽。
    別來幾度得音書,南岳知□□□□。

    463 《南梁行(和二十二兄)》 唐·李德裕

    江南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清光。
    雜英飛盡空和景,綠楊陰重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464 《岳陽別張祜》 唐·李涉

    十年蹭蹬為逐臣,鬢毛白盡巴江春。
    鹿鳴猿嘯雖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瘧困中聞有赦,死灰不望光陰借。

    465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466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467 《憶登棲霞寺峰(效梁簡文)》 唐·李紳

    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馀。
    紗燈耿晨焰,釋子安禪居。
    林葉脫紅影,竹煙含綺疏。
    星珠錯落耀,月宇參差虛。

    468 《宿越州天王寺》 唐·李紳

    海隅布政慚期月,江上沾巾愧萬人。
    休按簿書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
    壺冰自潔中無玷,鏡水非求下見鱗。
    清夜佛宮觀色相,卻歸前老更前身。

    469 《宿揚州水館》 唐·李紳

    舟依淺岸參差合,橋映晴虹上下連。
    輕楫過時搖水月,遠燈繁處隔秋煙。
    卻思海嶠還凄嘆,近涉江濤更凜然。
    閑憑欄干指星漢,尚疑軒蓋在樓船。

    470 《采珠行》 唐·鮑溶

    東方暮空海面平,驪龍弄珠燒月明。
    海人驚窺水底火,百寶錯落隨龍行。
    浮心一夜生奸見,月質龍軀看幾遍。

    抒懷怨刺詠物寫鳥

    471 《橋山懷古》 唐·舒元輿

    軒轅厭代千萬秋,淥波浩蕩東南流。
    今來古往無不死,獨有天地長悠悠。
    我乘驛騎到中部,古聞此地為渠搜。

    472 《雜古詞五首》 唐·施肩吾

    可憐江北女,慣唱江南曲。
    搖蕩木蘭舟,雙鳧不成浴。
    郎為七上香,妾作籠下灰。
    歸時即暖熱,去罷生塵埃。

    473 《夜笛詞》 唐·施肩吾

    皎潔西樓月未斜,笛聲寥亮入東家。
    卻令燈下裁衣婦,誤剪同心一半花。

    474 《句》 唐·施肩吾

    年來如拋梭,不老應不得。
    (以下見《紀事》)。
    花眼綻紅斟酒看,藥心抽綠帶煙鋤。
    (贈友人下第閑居)

    475 《送河中楊少府宴崔駙馬宅》 唐·姚合

    鳳凰樓下醉醺醺,晚出東門蟬漸聞。
    不使鄉人治驛路,卻將家累宿山云。
    閑時采藥隨僧去,每月請錢共客分。
    縣吏若非三載滿,自知無計更尋君。

    476 《罷武功縣將入城》 唐·姚合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為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

    477 《游春十二首》 唐·姚合

    正月一日后,尋春更不眠。
    自知還近僻,眾說過于顛。
    看水寧依路,登山欲到天。
    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風前。

    478 《詠雪》 唐·姚合

    愁云殘臘下陽臺,混卻乾坤六出開。
    與月交光呈瑞色,共花爭艷傍寒梅。
    飛隨郢客歌聲遠,散逐宮娥舞袖回。
    其那知音不相見,剡溪乘興為君來。

    479 《送省己上人歸太原》 唐·周賀

    惜別聽邊漏,窗燈落燼重。
    寒僧回絕塞,夕雪下窮冬。
    出定聞殘角,休兵見壞鋒。
    何年更來此,老卻倚階松。

    480 《留別南徐故人》 唐·周賀

    三年蒙見待,此夕是前程。
    未斷卻來約,且伸臨去情。
    潮回灘鳥下,月上客船明。
    他日南徐道,緣君又重行。

    宮廷敘事長詩

    * 關于卻下的詩詞 描寫卻下的詩詞 帶有卻下的詩詞 包含卻下的古詩詞(23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