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渾索寞,百卉任摧殘。有感詩頻賦,無懽酒易闌。調和思玉燭,延駐仗金丹。難擊西飛日,吾心一寸寒。
天上寶玉琴,星徽點瑟瑟。仙人手摩拂,變化通靈術。忽隨琴聲起,委蛻如蟬質。飛翔下綠云,風翅含寒碧。
秦法雖甚苛,秦吏若猶拙。山林不數里,俾爾逃得脫。予觀后世事,政役火烈烈。茍非為鬼神,何計避羈紲。
能返母萬里,還榮父九原。可憐帝有母,亦自待人言。
返必展墓入,去當哭墓行。誰知顏氏子,事死乃如生。
我避故云辟,東行是謂征。先王猶可告,豈為伐而刑。
忍以證羊故,而云我直躬。那知為父隱,直故在其中。
事親良不易,戰戰復兢兢。學得如夫子,猶言丘未能。
如何年稍長,汲汲子思師。知是為兒日,三遷感母慈。
孩提知所愛,妻子具而衰。大孝終身慕,予於舜見之。
奉先思孝也,不祀豈其情。以至使毫眾,而甘為葛耕。
問安寢門外,旦旦俟雞鳴。以至日中昃,居常盡此誠。
經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間加再飯,夢中與九齡。
道原自天出,堯以是相傳。曰孝悌而已,人人具此天。
傷心九載績,焦思八年中。啟亦呱呱泣,惟思度土功。
豈無四海老兄弟,恐墮春風年少名。晴檐甫見天目面,夜雨共傳笙筑聲。淋漓素壁江國在,參錯拂衣花鳥驚。汝亦群龍護持一,此中七字有堅城。
行盡孤山碧四圍,春光和暖恰相宜。微風彼拂香來去,正是群芳爛熳時。
山如濃翠擁高鬟,石壁巉然不可攀。落日鳳城佳氣合,幻成一島畫圖間。
和靖先生墳已荒,三春花草殿余芳。欄干倚遍斜陽晚,戶牖軒窗總是香。
山云收雨半川晴,匠出西湖作畫屏。剩欲題詩寫懷抱,可憐蹤跡似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