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二和的詩詞(619首)

    41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江岸梨花》 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42 《潯陽春三首(元和十二年作)·春生》 唐·白居易

    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風報消息,續教啼鳥說來由。
    展張草色長河畔,點綴花房小樹頭。
    若到故園應覓我,為傳淪落在江州。

    43 《潯陽春三首(元和十二年作)·春生》 唐·白居易

    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風報消息,續教啼鳥說來由。
    展張草色長河畔,點綴花房小樹頭。
    若到故園應覓我,為傳淪落在江州。

    44 《和十二兄五首》 宋·晃沖之

    崎嶇謫仙人,豪放一寓酒。
    平生韓荊州,示識意已厚。
    幕府強辟召,此例未見有。
    書幣入吾廬,鞍馬望隴首。

    45 《和十二兄五首》 宋·晃沖之

    先生翰墨英,揮灑每被酒。
    氣陵蒼柱穹,勢壓刊軸厚。
    俊拔今固無,妙絕古未有。
    驚鸞忽矯翼,奔馬時驤首。

    46 《和王仲儀楸花十二韻》 宋·梅堯臣

    春陽發草木,美好一同時。
    桃李雜山櫻,紅白開繁枝。
    楸英獨步媚,淡紫相參差。
    大葉與勁干,簇萼密自宜。

    47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和嶠》 宋·林同

    要以禮法論,休言哀毀同。
    但觀生和嶠,定勝死王戎。

    48 《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十二韻寄贈江南徐薛二侍郎》 唐·盧綸

    綸閣九華前,森沈彩仗連。
    洞門開旭日,清禁肅秋天。
    霜滿朝容備,鐘馀漏唱傳。
    搖珰陪羽扇,端弁入爐煙。

    49 《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唐·王建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階前守月明。
    從未圓時看卻好,一分分見傍輪生。
    亂云遮卻臺東月,不許教依次第看。
    莫為詩家先見鏡,被他籠與作艱難。

    詠史懷古寫人

    50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書…代意之作》 唐·柳宗元

    丘山仰德耀,天路下征騑.夢喜三刀近,書嫌五載違。
    凝情江月落,屬思嶺云飛。
    會入司徒府,還邀周掾歸。

    51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法曲》 唐·元稹

    吾聞黃帝鼓清角,弭伏熊羆舞玄鶴。
    舜持干羽苗革心,堯用咸池鳳巢閣。
    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訝玄功薄。

    52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南秦雪》 唐·白居易

    往歲曾為西邑吏,慣從駱口到南秦。
    三時云冷多飛雪,二月山寒少有春。
    我思舊事猶惆悵,君作初行定苦辛。
    仍賴愁猿寒不叫,若聞猿叫更愁人。

    53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山枇杷花二首》 唐·白居易

    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
    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
    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54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嘉陵夜有懷二首》 唐·白居易

    露濕墻花春意深,西廊月上半床陰。
    憐君獨臥無言語,唯我知君此夜心。
    不明不暗朧朧月,不暖不寒慢慢風。
    獨臥空床好天氣,平明閑事到心中。

    55 《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兩閣老酬白少傅見寄》 唐·姚合

    罷草王言星歲久,嵩高山色日相親。
    蕭條雨夜吟連曉,撩亂花時看盡春。
    此世逍遙應獨得,古來閑散有誰鄰。

    56 《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齋招賞十二韻》 唐·雍陶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
    亂流深竹徑,分繞小花汀。
    池角通泉脈,堂心豁地形。
    坐中寒瑟瑟,床下細泠泠。

    57 《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唐·李商隱

    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二葉新。
    正是澄江如練處,玄暉應喜見詩人。

    58 《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唐·李商隱

    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二葉新。
    正是澄江如練處,玄暉應喜見詩人。

    59 《柳梢青(戊午十二月十五日安晚園和劉自昭)》 宋·吳潛

    綠野平泉,古來人事,空里飛花。
    月榭風亭,荷漪蘚石,說鄭公家。
    老梅傍水茶牙。
    人那得、光陰似他。
    萬種思量,百年倒斷,付與殘霞。

    端午節送別勸慰

    60 《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十二耰耡》 宋·王安石

    鍛金以為曲,揉木以為直。
    直曲相後先,心手始兩得。
    秦人望屋食,以此當金革。
    君勿易耰耡,耰耡勝鋒鏑。

    * 關于十二和的詩詞 描寫十二和的詩詞 帶有十二和的詩詞 包含十二和的古詩詞(6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