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二和的詩詞(619首)

    61 《次韻和王勝之十二月十王日朝退馬上作》 宋·司馬光

    瓦溝微白雪光清,闕角初紅海日騰。
    塵息長街千驃入,鞘鳴深殿六龍升。
    云巖有客空回首,圭蓽何人尚曲肱。
    自笑鯫生章綬縛,不容逃去正如罾。

    62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二·拜馬澗》 宋·范仲淹

    傳聞王子仙,潤邊遺一驥。
    當時青云路,雞犬亦可致。
    未必真龍媒,悠悠在平地。

    63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三·二室道》 宋·范仲淹

    太室何森聳,少室欲飛動。
    相對起云霞,恍如游仙夢。
    何以寵此行,行歌降神頌。

    64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三醉石》 宋·范仲淹

    巍巍八仙壇,上有三醉石。
    憐此高陽徒,如樂華胥域。
    憔悴澤邊人,獨醒良可惜。

    65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一·崚極上寺》 宋·范仲淹

    徘徊崚極寺,清意滿煙霞。
    好風從天來,吹落桂樹花。
    高高人物外,猶屬梵王家。

    66 《和劉原甫十二月十日試墨》 宋·梅堯臣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塵土蔽天高。
    道傍牛喘復誰問,佛寺吹螺空唱嚎。
    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減膳心焦勞。
    因君試墨偶有激,勇辭壯筆揮長刀。
    予無奈何亦思飲,飲竭甖甕從餔糟。

    67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二水車》 宋·梅堯臣

    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上傾成下流,損少以益甚。
    漢陰抱甕人,此理未可諗。

    68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宋·梅堯臣

    窮冬勁臘已過半,曉雪先春何處來。
    豈應全資南畝麥,多應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許野童掃,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問兔園同賦客,相如居右最為才。

    69 《過雁和二十二弟韻》 宋·晁說之

    我避胡塵淮海遠,悠然問雁爾何來。
    中原消息須聞取,南岳峰頭莫謾回。

    70 《過雁和二十二弟韻》 宋·晁說之

    莊周口舌過平生,擇雁何為貴不鳴。
    默默高飛寧有樂,人間生死本來輕。

    71 《洪澤守閘和二十二弟韻》 宋·晁說之

    小舟洪澤嘆嗟余,欲說人間孰得如。
    蝙蝠倒懸徒頡頏,獼猴徐步謾趑趄。
    歲窮云際行求雁,日暮溪頭坐羨魚。
    何處長風萬里浪,龍盤鰲拚蜃樓居。

    72 《和二十二弟龜山寺三絕》 宋·晁說之

    江邊龜步亦平平,淮上龜山聳五兵。
    何但八公山草木,解令王國列金城。

    73 《和二十二弟龜山寺三絕》 宋·晁說之

    龜山之操恨時危,語樂徒勞魯太師。
    今日龜山無可恨,祥符年上御題詩。

    74 《和二十二弟龜山寺三絕》 宋·晁說之

    海岸石龜恨未平,時時入海自馮陵。
    此山磐礡清淮上,寶塔分功更就曾。

    75 《二十二日山堂小飲和元郎中牡丹向謝之什》 宋·蔡襄

    幾家園館見千枝,白發雖多意不衰。
    香澤最深風靜處,醉紅須在月明時。
    已知佳節無余日,更向殘芳卷一巵。
    擬放春歸還自語,來年老信莫先期。

    76 《和雒酒十二弟見降羌赴闕》 宋·晁補之

    二鳥蒙恩豈有知,車書混一是昌期。
    知君不化伊川祭,右倚門墻恐見麾。

    77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二灙泉亭》 宋·蘇轍

    泉來草木滋,泉去池塘滿。
    委曲到庭除,清泠備晨盥。

    78 《奉和御製看毛詩詩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周道洽平,聲動文成。
    周王棄善,俗移風變。
    哀樂異心,治亂殊音。
    心發言從,影響攸同。
    政行音類,塤篪靡異。
    實教化之所由,故能經乎天而緯乎地。

    79 《奉和御製看毛詩詩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溫柔之教,政治之源。
    瞽能誦兮可以諫,士不學兮無以言。
    蓋成衰之所系,故諷諭之攸存。
    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80 《和富公十二人中第二人絕句》 宋·蘇頌

    再遷蟬冕官三事,早上龍旂節一雙。
    富貴兩忘心不動,天魔如見亦歸降。

    * 關于十二和的詩詞 描寫十二和的詩詞 帶有十二和的詩詞 包含十二和的古詩詞(6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