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凡下的詩詞(577首)
481
《再次韻因索紙筆》 宋·方岳
誰何扣門聲啄木,踏雪逢迎寒起粟。
詩筒過我捷於羽,墨滑豈供貂尾續。
云鏘孤響落瓊璈,頓覺聞韶不知肉。
膽驚強韻婁吐舌,春溢長箋手幾縮。
482
《墳院新篁》 宋·衛宗武
瑯玕挺秀徑尺盈,森森直上摩蒼冥。
封培保護猶重器,歲余二十林方成。
繩繩孫子更杰出,遠過鼻祖尤輪囷。
蔚然翠羽漸成葆,稚者碧玉初抽簪。
483
《賦南墅竹》 宋·衛宗武
物得氣之清,鐘秀莫如竹。
是謂東南美,群植可奴仆。
虛心而獨立,勁節不囘曲。
傍屋著數插,能洗塵萬斛。
484
《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宋·陳著
杏山高高壓群山,山靈發秀生鳳鸞。
便應騫騰梧桐表,胡為回翔枳棘閒。
誰知異物非凡翼,志在遠大須培植。
固非燕雀所能知,正恐鴻鵠亦未識。
485
《桃源行》 宋·姚勉
武陵溪邊翁好漁,笭箵釣車日采魚。
扁舟為家葦為屋,豈知世有神仙居。
曉來不記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絕處。
紅云杳叆望欲迷,絳雪繽紛落無數。
486
《贈真術秀才》 宋·姚勉
天臺真術李秀才,手持先兄遺墨來。
先兄已矣遺墨在,三讀感噎重生哀。
哀余試問子何術,星斗紛翻舌端出。
不須問術只觀詩,詩好應知術真實。
大凡學術總要真,不真誤殺天下人。
近來世人多弄假,不獨肆中談命者。
487
《宛陵道院》 宋·陳允平
闕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
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壇寒。
漢量銅花綠,隋鐘火籀凡。
天風步虛靜,微月聽鳴鑾。
488
《和仙詩友鶴吟》 宋·何夢桂
當年只鶴揚州去,羽衣虹裳滅煙霧。
千年華表不歸來,來時忘卻邯鄲路。
短篷月白起酸風,天陰鬼哭戰場空。
黃昏欲望城西東,亂山青處白云中。
489
《贈地理錢季實》 宋·何夢桂
神仙地理無多訣,未用尋龍先看峽。
次看峽內有明堂,外峽內堂垣氣結。
交結深時垣氣牢,交結淺時垣氣洩。
回看遠障起星峰,認得星峰是祖宗。
491
《醉歌三首》 宋·仇遠
客居真易過,凡事不如儀。
惟有閒尋睡,渾無趣作詩。
晚晴行數步,日午酌三卮。
系馬庭階下,人多借去騎。
493
《郊祀慶成詩》 宋·王炎
燕翼傳丕緒,龍飛襲慶基。
萬年新景命,三歲始親祠。
修己崇仁儉,承顏洽孝慈。
和平調玉燭,靜謐偃鋒旗。
496
《永遇樂·正好回頭》 元·王哲
正好回頭,堪當下手,搜尋密妙。
此個圓成,無教沉溺,須是令分曉。
火坑休認,凡籠莫入,兩事銳然先跳。
惺來后、贏取三光,時時頂戴相照。
497
《花心動·緊心狷》 元·王哲
緊心狷,悟光陰、塵凡百年*速。
下手頓修,元本真靈,此日要除骸屋。
居家坑塹先須跳,將身已、便令孤宿。
靜無觸。
500
《蘇幕遮 買背籠》 元·王哲
柳條柔,麻線細。
妙手玄功,密織牢纏系。
合格身兒都捏膩。
堪與王風,背上成家計。
水云游,靈性慧。
應用衣餐,里面深根蒂。
脫下凡軀猜得謎。
了了超升,全是伊相濟。
* 關于凡下的詩詞 描寫凡下的詩詞 帶有凡下的詩詞 包含凡下的古詩詞(577首)